這是一個翻轉的時代,國家、企業、個人的財富瞬間蒸發,大人物紛紛從雲端墜落到地獄;這個時代,在台灣海峽的兩岸,卻有許多人盡力演活自己的角色,相信從手邊工作做起,希望把翻轉的世界再翻個正著。
一年多前,劉佩琪才從紐約到上海,成立了致力推廣清潔能源的非政府組織「中美民間清潔能源合作組織」(JUCCCE,簡稱聚思),並邀來維珍航空創辦人理查‧布蘭森、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重量級人物做顧問。去年她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八年度「地球環保英雄」。
二○○八年也許是地球污染的黑暗年代,但對敏銳的人來說,最壞的時期卻是最好的時機。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上雖突飛猛晉,先進國家的跨國大企業爭先恐後設立代工廠,讓民生因此受惠。生活改善了,卻也帶來空氣、水源、土地的重大污染。而往往含有毒素的便宜產品,透過貿易輸出到世界各國,更到處遭受貿易抵制。
跨國經驗處理環保
美國是舉世第一的高科技已開發國家,民間也早早覺醒到現代化製造的污染危機,侵蝕國力和國民健康,而把科技研發轉移到石油和煤炭以外的清潔能源、替代能源和環保產品。從研發、製造到開拓市場、傳播資訊,新興國家的中國大陸都是美國環保產品與合作必須爭取的大塊版圖。
但是,需求端和供應端雙方要怎樣銜接?
華裔美人劉佩琪在這個當口,成功崁進銜接中美環保領域清潔能源的絕佳制高點,的確幸運,卻絕非偶然。
為何她有這個能耐?劉佩琪有她個人條件的優異處,不僅僅在於她學經歷俱佳,在美國生長的劉佩琪,畢業於鮮有女生問津的麻省理工學院,拿到電子工程專業與電腦專業的雙學位;其後轉戰商場,曾任多家矽谷高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麥肯錫管理顧問和一家風險投資公司首席運營官。
矽谷經驗讓劉佩琪在跨國行銷上游刃有餘,她知道如何有效向別人推銷自己。劉佩琪所領導的聚思,有別於多數中國大陸的本土環保組織,其最大特色在於它具有兩大優勢,它既是致力於為中國大陸環保事業提供整體策略方案諮詢的民間組織,也是以跨國背景和以商業模式來運作環保專案,媒合廠商、政府和民間。最重要的是,其組織臥虎藏龍,集美國環保官商背景之精銳。
組織內部臥虎藏龍
劉佩琪非常懂得善用菁英人才,為她贏得大陸有關方面的支持。聚思組織成員包括杜克能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羅傑斯(James E. Rogers);智囊團裡有諸如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和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史蒂夫‧培裴馬斯特(Steve Papermaster),員工名單上還有個顯赫的名字羅伯特‧沃森,(Robert Waston,),他是美國綠色建築協會主席、LEED 綠色建築評分系統創立人。而聚思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柯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基金會關係良好,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該基金會獲得全球二十七個國家募款支持,在全球環保上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去年她代表來自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在「柯林頓全球倡議」年會討論會中,介紹了聚思的節能燈更換專案,就一鳴驚人。
劉佩琪說:「我們找來大公司做贊助,為我們提供節能燈泡;然後我們透過學校動員學生,將家裡的燈泡拿來與我們交換節能燈泡。對於人們來說,只要填一份表格,就可以免費更換燈泡;對於大公司,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減少碳排放量;而對於我們的環境而言,我們發放一千萬個節能燈泡,可以幫助減少大約三百萬噸的二氧化碳。」
免費提供的燈泡終必有要換的時候,廠商有了下一個推銷的佳機,政府有效推動節能省碳計畫,民眾獲得試用良好的經驗,結果皆大歡喜,令會眾印象深刻。
聚思關注的領域非常廣泛,除了節能燈泡更換專案、推動中國高效能電網發展的智慧電網計畫,還舉辦聚思能源論壇,包括專門為大陸量身定做的環保培訓計畫,開設諸如如何提升城市能源效率等課程。
十年之內做出成果
劉佩琪的父親劉英武,曾任職宏碁集團總裁。台大出身赴美國普林斯敦深造的劉英武,曾是IBM史上職位最高的華裔,身負IBM全球數據庫、計算機語言任務。他後來受施振榮邀請,回台出任宏碁集團總裁,也曾任日月光總裁;二○○三年在大陸創立群碩,為跨國大企業在大陸設立高端客戶管理整合服務,說他是IT世界風雲人物絕不為過。
劉佩琪從不諱言擁有著名父親的優勢,「父親總是提醒我,立大志才會有大出息。」她自幼就熱中投入環保義工組織,後來隨父親遊遍中國大陸,眼看美景在短短數年中污染到面目全非而心痛不已,現在她為聚思立下大志,目標是在十年之內,做出顯著的清潔成果。
讓我們拭目以待,她是否可以把已經翻轉的世界,再翻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