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之旅】 北京西城 打造大文化會客廳

文/記者劉學奎、陳琰澤  |2025.11.22
5觀看次
字級
遊客在北京廠甸廟會上拍攝「兔爺」等工藝品。圖/新華社
白塔夜話已成為北京西城的重要品牌。圖/新華社
北京市西城區首都博物館。圖/新華社
大吉巷商圈。圖/新華社

文/記者劉學奎、陳琰澤

北京西城的秋天,高溫暑氣逐漸消退,文化活動的熱度依然不減。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動「白塔夜話」再次在秋夜開講,夏日登場的城市更新樣板大吉巷依舊火爆……

北京四季分明,歷史上,無數文人墨客留下描繪北京春夏秋冬的佳篇名句,為古都四季增添文化韻味。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著力文化建設,透過舉辦文化活動、古建活化等創新舉措,推出一個又一個「文化會客廳」,不斷提升「文化西城」的含金量。

春有詩書秋有戲,從春季新綠,法源寺裡舉辦「百年丁香詩會」;到夏日炎炎,在新業態加持下重煥新生的大吉巷街區;從金秋送爽,兩座白塔下夜話古建保護,暢談人文經濟學;到臘月隆冬,在「百年廠甸廟會」品京味非遺,聽宣南往事……

連點成片,四時皆景,跟著四季的腳步,北京西城這片「文化高地」向著全時全域「大文化會客廳」邁進。

丁香花開 詩書傳情

百年前的春天,文豪泰戈爾曾在法源寺欣賞丁香,留下「花與城共生,詩與人共美」的佳話。百年後,北京西城品牌活動丁香詩會升級為「百年丁香詩會」,以詩會為平台,出題放榜,延續跨越世紀的文化之約。

北京西城,歷史上就是詩歌繞不過的地標。自明清以來,宣南一帶就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士人舉子,紀曉嵐、龔自珍、林則徐等名士都曾在此留下詩歌名篇。詩歌之雅與市井之俗,共同塑造西城乃至北京的文化底色,也成為丁香詩會啓發詩興的靈感之源。

春光燦爛好讀書,一本舊書作伴,北京唯一周末常態化營業的古舊書市場,報國寺古舊書市承古繼今,結合春分、上巳節等傳統文化節日,專門策畫「書市回來了」、「書頁間的她力量」、「春日尋書好處」、「當古籍遇上古幣」等特色活動。截至目前,北京報國寺內線上線下各類商品周末銷售額接近人民幣一千四百萬元。報國寺書市是北京西城不斷挖掘「舊書新知」打造新文化場景的嘗試之一。此外,分別於什剎海、慶成宮、宣南文化博物館開設的書市,推出「海畔書聲」、「茶和書聲」、「宣南書聲」三個品牌,讓詩書元素貫徹西城的文旅地標。

蟬鳴古都 老巷新生

歷史上,西城曾是古薊城、唐幽州、遼南京、金中都的核心地帶,元明清三朝古都的西半部,也被稱為「北京城的起點」。三千餘年建城史、八百七十餘年建都史,為這裡留下星羅棋布的文物古建。據統計,目前轄區內有不可移動文物三百七十二處。

文物古建是城市發展的「包袱」還是助益?實現兩者轉換,讓古建築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重新承擔社會功能是關鍵。

「西城的古建『活化』意識萌芽得較早。」西城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說,二○○二年明代古剎長椿寺所在區域啓動騰退,二○○五年作為宣南文化博物館開放,「不是僅僅作為景區或者公園開放。作為博物館,需要基本展陳和人員維護,在投入上要大很多。這體現了西城區把歷史文化建築『盤活』的期望」。同一時期,北京歷代帝王廟、李大釗故居等經過騰退修繕,也都作為博物館陸續開放。

二○二三年,宣南文化博物館經過修繕後於國際博物館日重新開放,進一步貫徹創新活化理念,推出沉浸式導覽劇《宣南往士》,讓林則徐、顧炎武、戊戌六君子等歷史上活躍在宣南地區的人物「活」起來,親自「介紹」自己的故事,讓觀眾回到歷史情景裡,感知一代代宣南士人前僕後繼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導覽劇推出以來,網上預約火爆,參觀名額經常『秒沒』。情景劇表演進一步降低了參觀者了解歷史的門檻,即使是小朋友或者外賓,都能深受感染,讓宣南歷史文化真正走進大眾內心。」宣南文化博物館負責人介紹,自首演以來,《宣南往士》演出超百場,接待參觀超三萬人次。

去年十月,北京西城發布第三批文化建築活化利用計畫,其中包括磚塔胡同關帝廟等七處。未來,這些老建築可能承擔數字體驗館、小微博物館、公共活動空間等新功能,以熟悉又新鮮的面貌,重新融入居民生活。

「為讓歷史建築『活』起來,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功能和人們日常生活,我們在保護好文物建築的基礎上,通過修繕、對外開放,讓更多年輕人能走進來,沉浸式體驗文物魅力。」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