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床上,宋代蔡季通在「睡訣」中說:「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照祖先明訓,睡前不可嘮叨,否則思緒太過興奮,不得安寧而影響入睡。
睡眠調理師季方芹說,再冷,都不要用被子蒙住頭睡覺,否則吸入大量二氧化碳,發生呼吸困難。此外,也不要因熱而吹到風,因為人在睡眠中,生理機能較低,抵抗力較弱。
睡前三小時更不要吃東西,讓胃部獲得充分休息。萬一真無法夜夜好眠,怎麼辦?首先告訴自己,不是每個人都天天睡飽,睡不夠有什麼關係?第二天再加上百分之二十五的睡眠就可以補足了。
早上多曬太陽,會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理節律調到正常,多運動能協調大腦皮質功能,轉移心理壓力。
散步、慢跑、土風舞、太極拳、氣功、高爾夫球、騎腳踏車等也很管用。下午五時以後不碰茶、可可、可樂、巧克力、咖啡,上床前,避免接觸驚悚小說、影片、不聽鬼故事,不回想惱人的事情。
床邊置一盞小燈更可安定睡前情緒。睡前靜坐,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覺身體在一呼一吸之間的起伏變化,思緒漸漸澄明,心情也會漸漸平穩,舒緩身心,幫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