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吃的午餐」 不是長久之計

賽夏客(苗縣頭份/國小校長) |2009.01.05
544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地方政府大手筆,忙著各項免費的措施,營養午餐全面免費,教科書、課業輔導也要免費,還有各項補助措施,大撒銀子。

筆者不禁要問「錢從那裡來?」靠地方稅收絕對無法支應開銷,縱使首善之都的台北亦然,地方政府爭相「請客」,但事後再來跟中央叫窮,仰賴中央的補助款,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有如父子,國庫已拮据,窮爸爸那能滿足「需索無度」的兒子?

現在全世界都面臨經濟衰退的嚴苛考驗,無不到處找銀子,填補金融風暴大黑洞,經濟才能復甦,我們卻把黑洞挖得更深更大,你挖、我挖,挖得愈多、愈深證明自己施政績效,可作為選舉的籌碼,我很擔心爭相撒錢的結果,人民、國家都被吸入黑洞。

撒錢絕非救經濟的藥方,政府一定要規畫願景,把有限的資源做合理分配,或用在福國利民的投資上,創造就業機會。台灣過去曾遭中美斷交、退出聯合國等衝擊,當時決策者並未大撒銀子,相繼推動十大、十二大建設,活絡社會經脈,讓老百姓有工作做,故能突破困境。

如今經濟環境更慘澹、更艱困,可是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一項可振奮人心的作為,反而像敗家子似的爭相撒錢,走筆至此,心情沉重萬分,畢竟「白吃的午餐」不是長久之計,錢撒光了,以後怎麼過日子?

賽夏客(苗縣頭份/國小校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