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救失業 避免三低加三高

牛紅市(台北市/商) |2008.12.23
789觀看次
字級

低利率、薪水、信心 引發高失業率、高血壓、高工作風險 創造長期就業機會 勞動力充分移動 才能經濟成長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台灣正值百年來的經濟亂世,已出現低利率、低薪水、低信心的「通貨緊縮」典型徵兆,而且「新三低」時代來臨,怕進一步會造成高失業率、高血壓、高工作風險的「新三高」現象。

亂世善求生,救急不救窮,主計處昨天公布十一月份有五十萬七千人失業,百分之四點六四的失業率,創五年來同月新高,所以馬政府必須大破大立制定有效的政策,和選擇立竿見影的投資,優先救失業,經濟成長暫擺一旁,否則無法救亡圖存。

雖然經濟部、經建會預期景氣將於明年第三季後復甦,國內並無通貨緊縮狀況,但實際情況是,金融大海嘯不僅重創虛擬經濟,實體經濟也處於酷寒,至少整體消費結構發生質變。

筆者住家附近一周內開了三家新早餐店,全是被裁員的上班族開設;大賣場即使周年慶、抗高物價,也沒以往擁擠;餐廳不僅不敢漲價,還反向推出各種折價方式;人民不斷減縮高價值產品開支,轉買價廉物美商品,這些就是通貨緊縮的徵兆。

遺憾的是,馬政府不但沒有適宜台灣的復甦經濟藥方,只會東施效顰,更喪失了說實話的勇氣,反而殫精竭慮、搜腸刮肚的製造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轟動效應,於是喊出「景氣會在明年下半年回升」、「年內每天吸引陸客三千」等各種不切實際的口號,這反映了執政當局的浮躁,就像失寵的孩子,盲目、毫無理性的情感喧囂,企圖吸引別人的目光。

執政當局仿佛失去了原動力,無法有效地解決瓶頸,就算把現階段推出的消費券、降稅、降利率等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方案計入,台灣明年還是大有可能邁入通縮。

我之所以認為必須優先救就業,而不是經濟成長,是因為勞動力的充分移動,是保障經濟活力的前提,政府應以智慧去除勞動力移動的障礙,針對關廠、裁員的失業人群,創造長期就業的條件和機會,而非臨時工式的短線操作,因為時間一到,問題就回到原點。

另一方面,政府要變革制度,譬如信用擔保、免徵稅收、投融資管道創新等,多為人民打開生財之道的方便之門,及加強就業培訓、創業扶持、退休保障等,讓失業者能找到機會自願就業,讓有錢人能自願消費,更讓所有的人都沒有後顧之憂,減少過度透支,或為了「防患未然」過度儲蓄。

若能如此建設就業、金融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才能解決結構調整和就業穩定間的矛盾,發揮更有效和積極的作用。

牛紅市(台北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