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某嬰兒用品公司調查發現,台灣寶寶平均就寢時間與夜間睡眠長度,低於亞洲與歐美寶寶的平均值。原因在於經濟不景氣,許多上班族父母拚經濟,回家晚,寶寶也跟著晚睡,成為小夜貓族。
台灣寶寶平均晚間十點以後才就寢,夜晚睡眠總時間約為八小時四十四分鐘,亞洲寶寶平均九點半入睡,睡眠長平均達九小時十一分鐘,歐美寶寶更久,達九小時四十五分鐘。
不少忙碌的上班族父母回到家已經九、十點,想要彌補孩子,多陪孩子玩了一陣子,結果便延後了寶寶就寢時間。此外,台灣寶寶晚睡與「教育制度」也有很大關聯,有些寶寶還不到三歲,就被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安排學才藝課程,晚上比父母還忙。
其實香港嬰兒入眠時間也比外國嬰兒較遲、較短,原因雖與台灣這次調查相同,許多父母拚經濟回家晚,寶寶也跟著成為小夜貓族,但入睡眠時間比台灣早、睡時間也較長,顯示台灣寶寶睡眠不足甚多。
這項調查值得關注,父母拚經濟是不得已,但台灣俗諺「一瞑大一寸」,睡眠是孩子的成長關鍵,睡眠時體內會釋放生長激素,睡眠質素差影響嬰兒成長,減弱日間活動能力,導致學習能力下降。長期不良睡眠會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與免疫力,影響身高、健康;父母必須重視寶寶睡眠的問題,否則沒有健康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堪虞。
羅薇蘭(中縣豐原/職業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