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聲不斷,最新的是龍頭企業奇美電、勝華科也裁員,不過,也有企業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大手筆舉辦尾牙犒賞員工。
外電報導,香港上千企業自動參與簽署「良心企業海嘯約章」,向裁員、失業說「不」,希望能負起挺勞工、承擔社會的責任;這些上千的香港企業,願意咬牙向裁員說不,是基於與員工共存共榮的想法,由政黨發起的「齊抗金融海嘯大聯盟」表示,「裁員愈多,消費愈弱,市場愈蕭條,經濟愈困難,被迫再裁員」,也就是說,雖然裁員對公司經營是特效藥,但不承擔社會責任,還是會遭大環境反噬。
企業是在商言商,不是慈善機構,因此,精簡人力是節省成本最能立竿見影的方法,不過,企業管理也要顧及人性,若能抓住員工的心,企業不僅能逆勢求生,更能在景氣復甦時順勢而起,這不僅是理論,也是許多成功企業經理人的經驗談,就像大手筆舉辦尾牙宴的餐飲集團戴老闆就認為,「企業應把同仁當家人,把客人當恩人,展現氣度與良知」。
這並非空談,而是有確實的經營績效,及共享經營成果的基層員工的實證,筆者相信,員工也對企業挺員工感激,願意為公司打拚。
為何台灣沒有政黨、團體、企業像香港一樣,發起、響應「良心企業約章」,構築擋土牆,擋住經濟衰退的骨牌?香港政黨與民間已有危機意識,並發揮道德認知,但台灣政府還是像救火隊,火燒到那就救到那,是不是該想想如何見賢思齊。
游炁(高雄市/時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