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部針對國中生做的視力健康調查統計,愈是都會區學生,視力愈差,而先前教育部公布去年度學生視力統計,從國小到高中職,有超過兩百萬名學生視力不良。
都會區學童視力不良嚴重,應該是升學壓力,及家庭經濟較佳,有能力買電腦、電玩等,教育部近年雖積極推動汰換燈具、推動護眼操等「護眼」政策,但因為,學習壓力是學生不可承受之重,學生為了升學不得不在國小提前起跑,政府推廣護眼操或汰換燈具,只是消極地減緩近視增加速度,收不到減少眼鏡族的功效。
筆者建議,要減少「螢幕族」,除了推廣「閱讀運動」,改採「大字讀本」的消極方式外,教學也應以「聽」輔助「閱讀」,鼓勵學生「思考」輔以說、寫練習,不僅可降低使用眼睛時間,而且據學者研究,光是閱讀的學習效率只有兩成,但加上聽、說、寫與思考,學習效率就能增加到八成。
因此,教學不應單調的訴諸「閱讀」,而要交叉使用不同的方式,不但能減少眼鏡族,更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
劉晨(中縣太平/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