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雙能量吸收儀可測出 改善蘋果型身材 或可試試電刺激、震動及肚皮埋針
【本報台北訊】臨床發現,堆積在腹腔內的脂肪太多,是影響身體健康的要因,但不管是核磁共振掃描儀(MRI)或電腦斷層掃描儀(CT),都只能量測到全身的脂肪量,無從得知到底有多少脂肪堆積在腹腔內。如今醫界開發出一種X光雙能量吸收儀,可在短時間算出腹腔內脂肪量,為健康把關。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復健部主任陳祺賢表示,男性標準的脂肪量,應占身體總重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女性標準脂肪量介於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之間。
一旦脂肪量超過標準,且大都集中在腹腔裡面,就應該透過改變生活作息,控制飲食,以及維持適量運動來改善。
他觀察發現,蘋果型身材的人,脂肪大都堆積在腹腔內,靠近心臟、肺臟及肝臟等重要器官,脂肪的分解及合成,都會影響到這些器官,進而引發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慢性病,而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高。但這些健康亮紅燈的人,到底腹腔裡面的脂肪量多少,沒有儀器可測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祺賢和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學生馬蒂亞斯諾爾(Matthias Nohl),合力開發出以數學演算法經X光雙能量吸收儀計算腹腔內脂肪量的新方法,可清楚測出腹腔內的脂肪量。
陳祺賢表示,受測者只要躺在X光雙能量吸收儀機器上,掃描頭從身上掃過去,機器就可計算出骨骼密度及脂肪量,算出腹腔內脂肪量。整個測量過程不到二十分鐘,量測價格只有MRI的十分之一,輻射量很少。
雖然目前醫界仍無可消除腹腔內脂肪的方法,但陳祺賢認為當前醫界常採行的電刺激、震動及肚皮埋針,也許有助於消除腹腔內脂肪,可以試試看。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蕭敦仁則建議挺著大肚子的「蘋果男」或「蘋果女」,不妨多從事快走、跑步及游泳等有氧運動,吸收大量氧氣來燃燒躲在腹腔內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