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脂肪量 有氧運動利消除

 |2008.10.22
757觀看次
字級

X光雙能量吸收儀可測出 改善蘋果型身材 或可試試電刺激、震動及肚皮埋針

【本報台北訊】臨床發現,堆積在腹腔內的脂肪太多,是影響身體健康的要因,但不管是核磁共振掃描儀(MRI)或電腦斷層掃描儀(CT),都只能量測到全身的脂肪量,無從得知到底有多少脂肪堆積在腹腔內。如今醫界開發出一種X光雙能量吸收儀,可在短時間算出腹腔內脂肪量,為健康把關。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復健部主任陳祺賢表示,男性標準的脂肪量,應占身體總重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女性標準脂肪量介於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之間。

一旦脂肪量超過標準,且大都集中在腹腔裡面,就應該透過改變生活作息,控制飲食,以及維持適量運動來改善。

他觀察發現,蘋果型身材的人,脂肪大都堆積在腹腔內,靠近心臟、肺臟及肝臟等重要器官,脂肪的分解及合成,都會影響到這些器官,進而引發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慢性病,而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高。但這些健康亮紅燈的人,到底腹腔裡面的脂肪量多少,沒有儀器可測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祺賢和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學生馬蒂亞斯諾爾(Matthias Nohl),合力開發出以數學演算法經X光雙能量吸收儀計算腹腔內脂肪量的新方法,可清楚測出腹腔內的脂肪量。

陳祺賢表示,受測者只要躺在X光雙能量吸收儀機器上,掃描頭從身上掃過去,機器就可計算出骨骼密度及脂肪量,算出腹腔內脂肪量。整個測量過程不到二十分鐘,量測價格只有MRI的十分之一,輻射量很少。

雖然目前醫界仍無可消除腹腔內脂肪的方法,但陳祺賢認為當前醫界常採行的電刺激、震動及肚皮埋針,也許有助於消除腹腔內脂肪,可以試試看。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蕭敦仁則建議挺著大肚子的「蘋果男」或「蘋果女」,不妨多從事快走、跑步及游泳等有氧運動,吸收大量氧氣來燃燒躲在腹腔內的脂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