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大金塔 ,譯名為Shwedagon Pagoda,又稱瑞光大金塔、瑞德宮塔,意為神聖的金塔。位於緬甸仰光(Yangon)北部的聖山(Singuttara Hill),為緬甸境內最大的黃金寶塔,屬窣堵波式塔型。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仰光大金塔 ,譯名為Shwedagon Pagoda,又稱瑞光大金塔、瑞德宮塔,意為神聖的金塔。位於緬甸仰光(Yangon)北部的聖山(Singuttara Hill),為緬甸境內最大的黃金寶塔,屬窣堵波式塔型。
據佛教史記載,該國商人提謂(Tapussa)及波利(Bhallika)兩兄弟前往印度,因供佛功德,佛賜聖髮八根。二商人返國後將佛髮獻予國王奧加拉巴(Okkalapa),王敕建高約八‧二公尺之佛塔供養,即該塔。此後歷代國王不斷擴建,並敷以金箔。一七七五年孟駁王(Hsinbyushin,一七六三~一七七六在位)進行大規模增建,成現今規模。
該塔為覆式磚石塔,通高約一一○公尺,塔基周長約四三三公尺。表面抹灰後敷以千餘張金箔,所用黃金重達七公噸。塔基平面呈八角形,逐層向上收束,塔四正面各闢一門,門前各有一對神獅鎮守。塔身覆形,往上緩緩收束為塔剎。塔剎以純金鑄成,飾有細雕金片,風標下為寶傘,鑲嵌著歷代王朝貢獻的寶石,共七千餘顆。檐邊懸掛千餘個金鈴和四百多個銀鈴。塔內供奉一尊巨大玉雕佛像。
主塔四周尚環繞六十四座小塔和四座中塔,形成一片金塔林。小塔壁龕內供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玉佛,雕工細緻。中塔內則供奉鍍金釋迦牟尼佛坐像和數百尊大小、造型不一的釋迦牟尼佛像。整體建築布局十分雄偉壯觀,為該國著名地標。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由星雲大師總監修,佛光山宗委會策畫,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
助印服務電話:(○七)六五六一九二一轉一四四一~一四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