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二十九歲懷孕二十八周孕婦,因晾衣服不慎失足,從三樓高的陽台墜到一樓,右手當場摔斷,緊急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搶救,院方透過低劑量快速處理掃描器協助,手術後,母子均安出院。
醫師傅志遠指出,孕婦到院時,意識清楚,血壓也正常,先以低劑量X光快速掃描儀,檢查肢體狀況,發現右上肢撞成開放性骨折,再透過腹部超音波,發現有輕微出血,因胎兒周數已足,立即全身麻醉,準備接生。
急症中心主任陳瑞杰說,婦產科醫師先剖腹產,生下一名二千七百公克嬰兒,緊接著外傷科將腹腔腸繫膜撕裂傷縫合、止血,再由骨科醫師處理右側肱骨骨折,情況終告穩定。
傅志遠指出,整起急救過程只費時半小時左右就大功告成,部分功勞要歸於「低劑量快速處理掃描器(Statscan)」。這部先進儀器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幅射劑量僅為傳統X光的百分之六,成為檢查孕婦的最佳利器。
且檢查範圍為全身性,不須分次、分部位照射,在急救床便能檢查。不論氣血胸、骨盆骨折等危及生命的外傷,或是肢體末端的骨折,都可以在十三秒內一目了然,為病患爭取最多的急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