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手是人使用最多的器官之一,也正因使用次數多,手部關節產生病變後,讓多數患者痛苦不堪,尤其是大拇指的基關節,國內有數十萬人受到這樣的痛苦;大拇指經常性地痛、麻、痠、無力,連筷子、筆都拿不穩,不但工作受到影響,生活也相當不便。台北榮民總醫院昨天表示,已為一百零二名病患進行韌帶重建與肌腱植入,大拇指的力量可恢復達九成以上。
台北榮總手外科主任醫師劉毅指出,拇指基關節與俗稱的扳機指不同,主要是在大拇指根部,也就是大拇指連接到手腕的第一個關節,具有彎曲、內收及轉動的功能,這個關節也是手部活動最大的關節。
拇指基關節病變的最主要原因為退化性關節炎(大部分是老年人)、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外傷。他表示,最新的韌帶重建與肌腱植入術,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一百零二人、一百一十二隻手選擇接受這種手術。男性六十二人、女性四十人,他們都是晚期的患者,其中有九人是雙手都有嚴重拇指基關節病變。
劉毅說,手術時,是從拇指根部的切口進入,將已破壞的大多角骨切除,在第一掌骨基上做骨隧道。取十五公分的橈側屈腕肌腱,從骨隧道中穿過,然後繞過長外展拇肌腱與橈側屈腕肌腱的另一半並固定。最後將剩餘的橈側屈腕肌腱,放入切除大多角骨所留下的空洞,做為間隔物,並用鋼針穿過第一掌骨及舟狀骨做固定。術後包紮、固定一個月,復健約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