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若爆發禽流感大流行,人口高度密集的台北市僅三百張負壓隔離病床,能夠因應嗎?二月中,北市府派員前往越南考察,發現越南禽流感患者,並未被收置在負壓隔離病房,而是在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的病房中隔離;且克流感與生死無絕對關係,反而是呼吸器扮演重要角色,若肺部受影響,未使用呼吸器,死亡率就很高。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處長顏慕庸表示,禽流感目前全球共一百二十五人感染、八十二人死亡,其中越南有九十三名感染者、四十二名死亡者,比率極高,但二○○三年越南爆發禽流感以來,去年十月至今不再有人類疫情,十一月起無禽鳥疫情;疫情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故北市衛生局派員前往實戰經驗豐富的越南參訪。
他說,越南國家熱帶醫學臨床研究院是河內傳染病專責醫院,其禽流感個案主要收治在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的病房中隔離,並未使用負壓隔離病房,此一經驗對國內未來歸畫臨時醫療所時,有極大啟示。
另外,越南經驗也發現,使用克流感與存活無絕對相關性,且越南出現全球首例因克流感使用量不足,而出現抗藥性個案,值得借鏡;值得注意的是,禽流感治療過程中,呼吸器很重要。因此,北市要開始著手調查目前的呼吸器數量,並做好呼吸器調度工作以為因應。
顏慕庸說,若台北爆出疫情,首階段會集中到和平院區負壓病房隔離,第二階段較大波流行,會在每區設置大型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