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罹患慢性腎絲球腎炎的男子,不想接受洗腎的命運,尋求中醫治療,起初使用科學中藥並無異樣,隨著腎臟功能愈來愈差,他決定下猛藥,改喝中草藥熬煮的湯汁,不料中藥湯汁中含的大量鉀離子,正是腎病的大忌,加速病情惡化。
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的游志勛指出,一般腎臟病患都知道要少攝取鉀離子,因此精力湯、生菜、香蕉等高鉀水果都不宜攝取,卻不知部分中藥在熬煮過程中,可能釋放出大量鉀離子,正是腎病患的大忌。
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指出,腎臟病患使用中藥,應該以科學中藥的藥粉、膠囊等為主,但是不應飲用中藥熬煮的湯汁,以免鉀離子過高。
除了鉀離子之外,楊賢鴻說,腎臟病患使用中藥時,應該避免使用會令血管收縮的成分,此外,毒劇性的中藥也應盡量避免。
對於中藥傷腎的說法,楊賢鴻指出,不應以偏概全,根據長庚最近研究發現,針對肌酐酸指數在三以下的早期腎臟病患,中藥可達緩解之效,使用特定菌種的冬蟲夏草膠囊,可以調節病患的免疫機制。
不過,他不建議腎病患自行購買冬蟲夏草服用,他說,市面上假的冬蟲夏草太多,即使是真的冬蟲夏草,也會隨著不同發酵菌種,而有不同藥效。
衛生署中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則強調,腎臟病患不要吃來路不明的偏方,中醫教學時也已強調,對腎臟病友開立處方時,要格外注意鉀離子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