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母親總愛熬煮高湯,又深又大的鐵鍋咕嚕嚕的從鍋蓋的隙縫中冒出縷縷白煙,空氣中也瀰漫著當時對我而言的美味氣息。
對於燉高湯這檔事,我其實是十分著迷的。喜歡用一只又大又深的鍋子,裝滿著水,當大火煮沸之後,丟入大量切塊的紅白蘿蔔及香草束,用微火慢慢煨煮3至4個小時,甚或更久。
約莫幾個小時後,從工作室半掩的門扉總會滲進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蔬果與香草經慢燉細熬所融合出最原始的沁人氣息。而這時我總會不自覺的走進廚房掀起鍋蓋,在那一剎那間,除了甜美的香氣撲鼻而來;鍋中的高湯已泛著微微的綠與紅蘿蔔的亮眼的橙紅呈現出亮眼風景,淺嘗一口,預料中的鮮美清甜已全然挑動味蕾。
我覺得在各種料理方式中,大火快炒猶如激情的對白;火花只在剎那間。而需長時間燉煮的湯品,則宛若一首醞釀多時的詩,每個字句都適合細細咀嚼;餘韻且悠且遠。
天際出現一抹瑰麗的霞光,轉身將爐火熄滅,我舀起兩大湯匙的高湯另起一鍋,放入豆腐及丸子,並放入些許的鹽來調味,完成了香草束丸子湯,端坐在後花園的桌椅上品嘗。豆腐的滑溜與丸子的輕脆口感非常合宜,湯頭則融合了蔬果與香草的菁華,兼顧味覺與營養。既然如此,心想著那麼孩子們的晚餐,就在高湯裏加些麵條、豆腐與丸子,不就是一碗暖呼營養的香草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