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百二十多萬社友的國際扶輪社,最近由韓國籍的李東建接任二○○八至二○○九年度社長。他楬櫫「讓夢想成真」願景,號召全球三萬兩千多個扶輪社合力降低兒童死亡率,已經引起社友們的熱烈響應。
孩子是人類未來的希望,如何讓一代代的幼苗在健康環境下快樂成長,不只是扶輪人的願望,更是普世共同的責任。希望每一個國家、所有的非政府組織和全體世人,都能夠盡心盡力,朝這個目標推進。
二戰後成立的跨國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與七大工業國集團,雖各有成立宗旨和理想,實際上都是由列強主宰全球的政治、經濟、金融。
在這種局勢下,宗教團體和非政府組織扮演了重要的制衡力量和發揮了補強功能。他們讓弱勢國家、族群得到及時適切的援助,靠著這股溫暖支撐而走過許多艱難的歲月;國際扶輪社過去一百多年來所做的貢獻,就是一個例子。
標榜勤奮、誠實、家庭、正直等四大信念的扶輪社,係一九○五年由美國芝加哥律師保羅‧哈里斯發起成立。成員包括各行各業的經營者、高階主管和專家學者。其服務觸角深入全世界,在保健、防飢、識字方面建樹尤多。
扶輪社多年來推動小兒麻痺防治,已經大幅降低其傳染率;現正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合作,各捐一億美元,用於防止愛滋病蔓延。這些跨國計畫都需要龐大經費,若無扶輪社支持,成效將會大打折扣。
今年度的國際扶輪社長李東建決定把重點放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因為他目睹韓國走過貧窮匱乏的年代,許多小生命無助地撒手人寰。幸而在先進國家協助下,韓國人不但衝破難關,締造可觀的經濟成就,國際影響力也不斷躍升;包括:接連主辦漢城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現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是韓國人。
有鑒於此,李東建大聲籲請韓國人飲水思源,回饋國際社會,這種不忘本的精神令人欽佩;而國際扶輪社在他號召下,攜手致力降低兒童死亡率,表現愛惜生命的慈悲心,也落實「四海一家」的精神。
依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五歲以下兒童因疾病、衛生環境欠佳和營養不良而夭折者,以往平均高達每日三萬五千人;近年來,隨著飲水、環境衛生改善,以及加強疫苗、醫藥的供應,降為三萬名,但是卻仍然大有改善空間。
全球兒童死因一半以上和營養不良有關;另有四分之一嬰兒因缺少足夠熟練的助產士,出世不到一周就過世。那些夭折的兒童多半死於破傷風、麻疹、瘧疾及肺炎,都是現代醫藥可預防的疾病
;另有許多死亡和水汙染、空氣汙染及營養不良等環境因素有關,如果改善這些問題,將能挽回更多的生命。
扶輪社友們在忙於事業,還要推動各項關懷社會的計畫。這種精進不斷和仁愛弱勢的精神,是國人學習的楷模。希望所有扶輪人都要珍惜這分榮譽,避免政治力介入理想崇高的社團。讓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