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集》家譜的種類

 |2008.08.18
566觀看次
字級

中國古代家譜不僅名目眾多,而且種類豐富多彩,根據家譜傳承、記載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種類:

結繩家譜:中國古代在文字產生以前,曾經歷結繩記事時代。東北鄂倫春人,到十七、十八世紀,還在馬鬃繩上打結記事,通過打過多少結,知道本家族有幾代人,五個結表示五代,十個結十代,他們將這種表示世代的繩結,掛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東北地區錫伯族,到二十世紀初,仍保留結繩記載一家人輩數、人數、男孩女孩數的習慣,生一個兒子,在繩上繫一個小弓箭,生一個女兒,則繫一根紅布條。

口述家譜:比結繩更為原始的一種家譜形式。少數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傳家譜的習慣,他們採取父子聯名的形式,即父親名字最後的兩個字,是兒子名字的前一前兩字。一般家族成員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九十多代。

甲骨家譜:就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家譜。產生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專門記載一個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兒氏」甲骨,上面記載一個家族十一代十四個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譜,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家譜。

青銅家譜:就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家譜,即金文家譜。在出土商代末年的青銅器中,就有幾件記載家族世系的青銅器。在出土的周代兩件青銅器中,有三百八十字銘文,記載了一個家族七代世系和事跡。

石碑家譜:就是刻在石碑上的家譜。所謂「刻譜于石,以垂永久」。早在漢代,這種家譜形式較為盛行。民國初年,廣西南丹縣壕塘村豎「莫姓哨目族譜」,共四百一十二字,不僅記載莫姓家族世系,而且記載了家族源流。較之甲骨、青銅家譜,石碑家譜要成熟得多。

書本家譜:即是書寫、印刷在紙上的家譜,又分古籍和鉛印家譜。這是中國目前存世的最主要的家譜,數量在五萬種左右。此外,

尚有塔譜布譜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