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一年前對讀者談的,在千百種治療方法中,除了「語言」的治療處理手法之外,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表達性治療」是一種機會,另一種選擇。
跟著時序的改變,台灣在這樣的經驗中,也呈現這樣的多彩多姿,除了心理師法的通過外,各種專業治療學會的陸續成立,諸如台灣藝術治療學會、遊戲治療協會。可以預見這樣的景象會帶給華人世界新的衝擊,與另一種選擇可能性。
在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理上,我們是需要更誠實地面對人類生物性本能中,具有自我療癒的部分。
表達性治療專業助人工作者提供一種機會,讓自身的本能可以運作順暢,無需要批判,或忠於某種價值,人性需要一種程度的沉澱與休息。
這份專欄只介紹戲劇治療、音樂治療、心理劇、舞蹈治療、繪畫藝術治療、遊戲治療等幾種在台灣常見的「表達性治療」。在讀者與專欄的限制中,能呈現的不多,但是每一份心都是真摯的。只期待透過這樣的點滴介紹,能夠提供讀者,對於坊間號稱另類療法的選擇中的一種價值的澄清。
或許在不同的故事裡,生活的載浮載沉裡,情緒的起起伏伏裡,都對自己有個機會,能夠找到自己適合的專業助人工作者協助你。至於運用怎樣的手法,變得不是很重要,因為選擇一個自己願意相信、願意交託方式才真是重點。
千百種治療或助人方式裡,總會有適合自己的。在語言文字的人際遊戲之外,多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每個治療手法都有某種程度上的限制,接受對於自己的困境,並沒有十全十美或全然適合的手法,唯一的是,面對自身困境的勇氣與解決困境的決心。
帶著這樣的決心與勇氣,在嘗試與運用之餘,讀者都可以進一步選擇與探尋。在坊間有許多相關專業助人工作者,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禮貌性地詢問對方的專業資格,以及運用手法的限制。都可以在提供自己選擇上的機會與可能。
別忘了,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信任自己的勇氣與決心才是解決之道。
(本文作者為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資深心理治療師及專業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