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廢成寶 動物雕塑活靈活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5.11.22
13觀看次
字級
駿馬
老虎 馬拉奇 戴格爾的〈老虎 馬拉奇〉雕塑於2023年7月完成,是她迄今最艱難的創作。圖/取自IG@sugarfox_art
草莓牛奶牛
大嘴鳥Kiki
金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多數人眼中,等待被丟棄或回收的垃圾,象徵消耗後的終點;但在美國康乃狄克州藝術家史蒂芬妮.林恩.戴格爾(Stephanie Lynn Daigle)手中,這些「終點」被重組為新的動物藝術:章魚翻捲的觸手、老虎的肌理、金魚的鱗片、甚至一頭戴著草莓帽、帶點童趣的〈草莓牛奶牛〉。她以「Sugarfox」為創作名,近年在社群平台以廢棄物動物雕塑打響名號,被外界稱為「垃圾雕塑家」,也讓「垃圾」再次被看見價值與可能。

電話線與纖維板 變草莓牛奶牛

戴格爾的藝術路徑並非一開始就與廢棄物相連。她過去長期從事壁畫、招牌與商標圖案等工作,卻始終在不穩定的收入與創作理想間拉扯。轉折發生在2017年夏天:她嘗試用身邊的回收物打造第一件大型作品——〈藍色雄鹿〉。這件作品意外獲得市場回響,也成為她告別原職、全心投入「垃圾創作」的起點。她回憶,真正感到「為藝術而生的靈感」,正是從這類作品開始;而家族裡木工、印刷等各種創作者的養分,也讓她習慣把材料視為可被再度「發明」的語言。

為了製作這些雕塑作品,戴格爾蒐集不再使用或準備丟棄的東西,作為創作元素。隨著作品愈來愈多,她出現尷尬情況,那就是,她沒有足夠垃圾來支撐她創作。於是,她開始向朋友與家人索取各種垃圾,也會在社區蒐集垃圾與篩選回收物。

原本毫無用處的垃圾,經戴格爾改造,變成精緻的雕塑作品,包括:草莓牛奶牛、老虎、狐狸、狗狗、大嘴鳥、金魚、章魚、海龜等;乍看之下,還讓人誤以為原本就是件整體的雕塑。戴格爾說,但細看作品會發現,它們都是由廢棄塑膠、金屬及纖維等材質組成,最後再噴上顏料,讓作品具整體性。

〈草莓牛奶牛〉是她最受歡迎的代表作之一。她用捲曲電話線做毛髮、纖維板梳理身體量感,再以草莓帽點綴角色性格;她笑說,她追求逼真,但偶爾故意「偏離現實」也很有趣,拍攝時,草莓帽被風吹得亂飄,反而讓她更確信,作品能帶來純粹的快樂。〈大嘴鳥Kiki〉則以廢塑膠與金屬混搭,呈現羽色層次。她把2020年的大嘴鳥與最新版本並排比較,得以明確看見技法的成長:線條更俐落、比例更精準、神情也更「像活著」。

不過,戴格爾創作並非一路順遂。她坦言,2023年完成的〈老虎 馬拉奇〉是她迄今最艱難的一件:眼睛至少重做5次,鼻子也曾做成「像狗一樣」的犬科輪廓,迫使她一再推翻計畫。這些挫敗卻也成了她的「材料課」——學會更早做決定、更堅持方向,也更理解不同動物的身體語彙。

體現循環藝術 少點垃圾多點美

戴格爾的崛起,映照的是全球「循環藝術」與減廢想像的擴張。在美國,每人每天產生的都市固體廢棄物約4.9磅(約2.2公斤),仍是高度消耗社會的縮影。在此背景下,藝術家以「把廢物變成美」的方式,既是創作,也是一種公共提問:我們日常丟掉的東西,是否真的沒有第二種命運?

對戴格爾而言,答案很清楚。她說,她只是「盡一份薄力」,希望讓地球少點垃圾、多點美。她的作品因此不只是可收藏的雕塑,更像面鏡子:在動物眼神與姿態裡,人們看見材料的前世,重新思考消費、丟棄與再生的倫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