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一田永續城市 撥5成土地種菜

 |2025.11.21
29觀看次
字級
在奧斯特沃爾德社區的綠色生活實驗社區,居民快樂當農夫。圖/取自Almere municipality
奧斯特沃爾德社區占地4300公頃,是城市規畫專家和阿爾梅勒市政府合力構思的成果。圖/取自Almere municipality
奧斯特沃爾德社區的民眾,自己栽種蔬果,自給自足,若想做菜,直接到自己的田園採摘,就能烹飪。圖為居民展示收成的農產品。圖/取自Almere municipality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荷蘭以創意與自由文化聞名,在阿姆斯特丹東部的阿爾梅勒市(Almere)有個「奧斯特沃爾德」(Oosterwold)的綠色生活實驗社區,居民可自由建造心中的房屋,甚至動手興建學校,但唯一的「規定」是:住戶必須將一半的土地用於耕種食糧,目標是讓阿爾梅勒市有1成糧食自給自足,讓城市得以永續經營。有居民甚至從起初不懂農耕知識,學習進階到開設以「農田到餐桌」為主題的餐廳。

農田到餐桌 打造綠色實驗

這項「自建結合城市農業」的規畫面積約4300公頃,2016年正式啟用,被視為全球罕見的都市計畫實驗。研究者指出,「奧斯特沃爾德」的突破在於,它不再把農業放在城市邊緣或某個「被分配的角落」,而是把耕作直接嵌入日常生活,讓住民在享有高度自主的同時,也必須親手照顧土地、學習與自然共生。

奧斯特沃爾德社區目前居住6000人,居民可興建自己喜愛的房屋,與社區居民商議自訂街道名稱,社區的廢物處理、學校等公共服務,皆由居民自主,唯一須遵守的規定是:他們須將家中50%的土地用於生產糧食。

奧斯特沃爾德居民馬可(Marco de Kat)家中有800平方公尺的農田。他種植了蘋果樹、梨樹、辣椒、九層塔、紅菜頭與花椰菜。馬可表示,他不用出門採購,就已有新鮮食材,「秋收後,冷藏在冰箱的蔬菜,足夠他與妻子在冬季享用。」馬可搬到該社區已有5年,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仍讓他感到興奮。他說:「要是沒有時間買菜,我會走到田裡,找到什麼就吃什麼。」

嘉利爾.貝克庫爾(Jalil Bekkour)說,自從搬家到奧斯特沃爾德,他的生活出現戲劇性轉變。他本來全無耕種知識,參加了社區耕作實驗,3年後,不但學會種蔬菜與果樹,還開設了以「農田到餐桌」為主題的餐廳,餐廳的食材有8成是在地的農產品,「我非常享受耕種的樂趣!」

貝克庫爾認為,要完善農田,需要投入很多時間與心力,且願意屢敗屢試。他期望,奧斯特沃爾德的經驗,能啟發世界各地更多人在家中種植食物。他說:「凡事都可以由小做起,由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著手,只要有堅定的願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

房屋與田地 皆由居民設計

奧斯特沃爾德現有1000間住宅,房屋與田地都由居民設計,有人開闢果園,有人架設溫室,也有人將土地外委給專業農夫打理。

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杰.艾爾科.杰斯馬(Jan Eelco Jansma)說:「若你想住在奧斯特沃爾德,你必須在至少50%的土地上生產食物,這在世界上是很獨特的想法,也使它在許多方面成為一個傑出的地區。」他多年來一直研究阿爾梅勒市,並啟發該市將城市農業納入奧斯特沃爾德社區的規畫中。

居住在奧斯特沃爾德的杰.歐伯特.布勞(Jan-Albert Blaauw)是阿梅爾市糧食合作社創辦人,他說,世界各地都有城市規畫者在思考城市耕作,但都是分割農業與都市;在城市興建農業園或劃出種植區,但這其實是排斥農業的做法。他提倡,規畫土地用途時,要採取農業優先,由規畫者與居民共同營造活力充沛且多用途空間,達到生態環境、社區發展及經濟發展三贏目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