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碼】注音符號的祕密

文/詹孟傑 |2025.11.20
34觀看次
字級

文/詹孟傑

說到注音符號,你的腦海裡是不是立馬浮現小學低年級時,導師貼在黑板的字卡?上頭一排排熟悉的「ㄅㄆㄇㄈ」字卡,彷彿是語言積木,陪伴我們一筆一畫學會說話、寫字,構築我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然而,大家是否想過這些符號的歷史由來呢?看似簡單的符號,竟然也有一段驚心動魄的身世之謎。今天,讓我們穿越時光河流,來探索注音符號的來歷。

注音符號是什麼?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是華語世界中獨一無二的語音寶藏。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在一九一二年發起研製,一九一八年正式公布,如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它是由二十一個聲母、三個介音、十三個韻母所組成,構成我們朗朗上口的語音基礎。

對許多牙牙學語的孩子而言,人生中第一句清晰的話語,往往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從一個個注音符號開始拼湊而成,它像是語言啟蒙的「音階練習」,帶領我們徜徉語文的汪洋中。

注音符號怎麼來的?

時間回到一九一 一年,那時中國大陸剛結束帝制、邁向共和時代。新政府面對全國語音不統一的挑戰,決定推動國語普及運動。當時的教育總長蔡元培,委託語言學者吳稚暉成立「讀音統一會」,希望建立一套易讀易學的標準語音系統。

學者參考日本假名、融合清末學者章太炎的音符思想,設計出一套既符合漢語特性又易於學習的符號系統,即是我們今天所用的注音符號。

那些年,注音走過的路

注音的前世今生可以追溯到晚清年間,當時語言學界掀起一場「切音字」革命,由盧戇章和章太炎分別提出兩大路線。一派主張用羅馬拼音,另一派則偏好借鑑日本假名。兩種方案爭得如火如荼,最終日本系統勝出,誕生了今日大家熟悉的「ㄅㄆㄇㄈ」拼音表。

這不只是一場語音改革,更是一場文字與文化的革命。在文字高牆之下,注音符號讓每一位平凡人都能「看字如音,音字成語」,不再被艱澀的漢字拒之門外。

注音符號怎麼發音?

注音符號外型雖然小巧,但其中蘊藏的語音科學可不簡單。

它的組成方式大致分為三大系統:

聲符:表示字的開頭音,如「媽」的「ㄇ」。

韻符:決定字的尾音,如「媽」的「ㄚ」。

調號:控制聲調的高低起伏,讓「媽」、「麻」、「馬」、「罵」說起來各自不同。

學會這三組拼音方式,就像掌握了語音的魔法,從此聽音識字、開口成章。

我們從小學「ㄅㄆㄇㄈ」,或許從未想過,這些符號不只是工具,更是文化的承載。它不只教會我們如何發音,也讓我們學會用語言表達情感、書寫思想,得到一把「萬能鑰匙」,方便與人溝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