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
現在地板上樂高散滿一地,桌上也杯盤狼藉,你跟弟弟要負責收拾,你來分配工作,你會怎麼做?」孩子被問了這個問題,一臉懵懂:「分配這種事情,不是爸媽的工作嗎?」
在父親的帶領下,孩子仍試著作答:「我收桌子,弟弟收樂高。」結果引來弟弟的大聲抗議,因為他不傻,滿地的樂高,可比凌亂的桌子難收多了。那如果反過來呢?換哥哥大聲抗議了。爸爸說:「這表示什麼呢?表示這不是個好辦法,因為你分配的方式,有人會覺得不公平。如果你是分配的人,你要讓大家都覺得公平,如果你想當『隊長』,就是要能做好分配。」
弟弟說:「我知道,一人一半,最公平。」也就是說,樂高一人一半,桌子也一人一半。爸爸說:「這個方式很公平,就不會吵架了。還有嗎?」孩子再也想不出來了。爸爸說:「還有,收樂高的人比較辛苦,可以讓他得到好處。例如,可以減免掉兩件其他的家事。」
孩子們聽了之後,都覺得「解題」真是有趣,紛紛要求希望可以繼續分配。例如第一個人切蛋糕,但由第二個人先選等等的概念與方法。到了就寢時分,孩子們仍津津樂道自己今天學到的有趣知識。
「領導」是什麼?現在的社會有五花八門的領導課程可以參訓,然而,其實在家裡就能給孩子實務的機會成長,在許多時候,嘗試分配、指揮他人,並學習如何使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