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全球化的憧憬

 |2025.11.09
120觀看次
字級

人類本是命運共同體,休戚與共,聯通互惠。這是美好的憧憬,但是世事多舛,傾軋、侵奪與戰爭是人世主旋律。難得一見的是二次戰後的全球化。

全球化由最先進國家、全球最大市場的美國驅動,經由比較利益法則貫徹,全球成為一個精密分工的生產體系。科技先進國家從設計與行銷中獲取厚利,通膨也因進口大量便宜貨而緩和了;後進國家則獲得生產與出口機會,許多國家及其民眾因而翻身。

由於先進國家內部財富分配不均,社會矛盾上升,又驚見後進國家不僅從中蒙福,而且羽毛逐漸豐厚,開始與先進國家競爭。於是,全球化逆轉了,貿易壁壘高築,產業鏈斷裂、轉移。

全球化是後進國家發展以及晉升的途徑,不可棄置,不容逆轉。當領航國為全球化設定障礙,其他國家於焉另闢蹊徑,重訂規則,展開新的全球化。

新的全球化有新的願景。首先,不再依賴於美國主導的規則與體系,因為當今世界,單極秩序的式微已成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權力格局必須重塑,俾能推動世界走向均衡發展的完整願景。

其次,金融體系必須多元化。美元長期作為全球貿易及儲備貨幣,涵蓋金融結算、投資流動及貿易定價,形成「美元霸權」的金融體系,賦予美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及經濟制裁能力。美國從中獲益無窮,對他國經濟取得干預力及國際制裁力,新的全球化必須打破這一壟斷的戰略支點。

新全球化還需機制創新,確立制度型開放的全球治理,也就是透過「制度型開放」創新全球合作機制,推動全球化從要素流動向規則對接升級。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各國都應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不歇止的開放促進發展,持續透過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以規則重構與創新協同不斷重塑更緊密的合作格局。

未來的全球化將不再是由既有規則單一主導的體系,而是呈現多極、多面向的技術自主與安全競賽。全球生產網絡將更加分散與政治化,形成一種全新的競爭與合作形態。

新全球化並非去西方化,而是多中心化。它承認西方在科技與制度上的貢獻,但拒絕單一價值體系壟斷世界,而是要共商、共建、共享,讓全球治理應反映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與文明多樣性。當一些國家陷入經濟停滯與社會分裂時,新興國家正以穩定與創新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成為新秩序的重要支撐。

未來的全球化將呈現多維結構: 一是多貨幣結算體系,日圓、人民幣、歐元及區域貨幣並存; 二是多供應鏈格局,美洲、歐洲、亞洲、中東、拉美、非洲各具自主製造體系; 三是多規則並行機制,WTO、RCEP、金磚+等多邊組織交叉互補。 這種多極秩序以競合取代對抗,讓世界重新恢復平衡。

亞洲正在崛起,新全球化的重心正不可逆地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從單極走向多極。

然而,新全球化不是一場喧囂的革命,而是一場深層的權力轉型,以資源為槓桿、以金融為橋梁、以制度為支撐,讓全球化回歸公平、共榮與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初心。未來的世界,將不再是美國獨奏的單曲,而是一曲多極共鳴的交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