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陸的和平倡議

 |2025.10.29
333觀看次
字級

台灣光復八十周年習川會即將登場之際,新華社刊出署名「鍾台文」的文章,延續王滬寧先前在抗戰勝利八十周年講話中提出的「和平統一七項好處」,進一步闡述「統一的五大利益」。文章指出,只要不分裂國家,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一家人,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化解矛盾、累積互信,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頁。這不僅是北京對台釋出的最新善意,也是兩岸走出對立泥淖、回歸理性的契機。

長期以來,兩岸雖然政治制度不同,但血脈相連、文化相通,這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割裂的事實。如今,北京以和平方式再次表達誠意,不僅展現出對台灣民眾生活方式的尊重,更強調統一後將保障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分享國家紅利、實現共同繁榮,並最終遠離戰爭陰影,這些主張台灣社會應冷靜思考。

執政當局近年來一味推行「倚美抗中」的路線,將台灣安全寄託於美國的軍事承諾,結果卻使台海局勢日益緊繃,戰爭風險反而升高。從武器採購到軍演頻仍,民進黨不斷強調「備戰以求和平」,但實際上,這樣的戰略只會將台灣推向對抗的前線,成為美國與中國大陸博奕的棋子。若台灣繼續固守對抗思惟,最終只會讓兩岸陷入「備戰無休、民心不安」的惡性循環。

大陸方面提出和平統一的具體利益,代表北京不僅有能力,也有意願以最平和的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與其拒絕對話、錯失良機,不如主動回應,提出屬於台灣自己的和平倡議,做為雙方對等交流的起點。正如總統賴清德曾提及的「併購論」概念,如果大陸願意開出條件,台灣亦可思考以「台澎金馬共識」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條件與立場,讓兩岸在相互尊重下尋求共識。

「台澎金馬共識」以和平為核心精神,主張雙方承諾不使用武力、重啟交流、推動經貿互惠、保障人民往來、共同維護台海穩定。更重要的是,台灣應以中華民族一分子的姿態,參與未來中國發展的進程,分享國家振興的紅利,讓年輕世代看到希望,而非被恐懼與仇恨綁架。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式現代化」正在穩步推進,台灣當以開放心態融入這個宏大的發展格局,不僅可突破長年經濟瓶頸,更能在國家整體資源下獲得新的成長機會。

八十年前,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這是民族命運的轉折;八十年後,兩岸應該以更成熟、更自信的態度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和平統一並非「被統」,而是民族復興的歷史必然。當前世界格局變動劇烈,美國的戰略重心隨時可能轉移,台灣若繼續倚靠外力,終將陷入孤立與不安之中。唯有主動融入民族發展的進程,才能獲得長久的安全與穩定。北京已明確表示,願在不改變台灣現有社會制度的前提下,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台灣應以務實態度與大陸開啟對話,推動政治互解與心靈契合。

和平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選擇。執政者若繼續拒絕對話,只會讓戰火日益逼近。相反地,若台灣能以民族情感為橋梁,以「台澎金馬共識」為基礎,開啟兩岸新一輪的和平談判,不僅台灣人民能遠離戰爭的恐懼,也能讓中華民族在新的世紀裡實現真正的團圓與復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