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活在每一個當下的「選擇」裡,而非每一個過去的「印記」裡,你就已經自由了。(示意圖)
圖/123RF
《量子轉念的效應4》,商周出版
文/陳嘉堡老師
在這個由集體潛意識編碼的虛擬宇宙實境裡,沒有人是真正置身事外的旁觀者。你既是自己覺醒故事裡的玩家主角,也是他人覺醒劇本中輔助的非玩家角色。
這款遊戲的每個主要劇本架構早已決定好,每組主劇以及其所衍生的不同結局,構成了多重頻帶的平行宇宙,如開放式結局的線上遊戲,玩家在遊戲中的抉擇和行為,會影響到遊戲的結局並改變遊戲世界的面貌。
你在他人故事中,扮演觸發、回饋、轉折的命運橋梁,無論是相愛、對立、衝突或離開;同理,他人在你故事裡也扮演相同角色,這些劇情,都是你自己選中的安排。你協助他人覺醒,他人也在你看似「被動」的戲碼裡,成為你的關鍵助緣。所有的「他人」,其實都是你意識的「鏡像碎片」,你我既是一滴水,也是整片海。換句話說:你不只是系統的一部分,你是整個系統的縮影。
量子力學指出,觀察者不只是被動的旁觀者,更是創造者。而這個創造,不是由頭腦發出,是從潛意識的信念發出。根據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E = hv(光子能量E = 普朗克常數hX輻射頻率v),能量與頻率成正比。換言之,頻率愈大,能量愈大。意識本質上是一種光子能量,你潛意識信念專注的焦點,無論好壞,都決定了你存在的振動頻率,決定你的現實能量場,塑造了你經驗的實相。
當我們以為自己早已「正念觀察」、「高頻顯化」、「用愛與光的心念觀察世界」,為何仍困於苦難與循環之中?
這是因為有一層更深的扭曲印記仍未被照見。其未被轉念的頻率,遠遠高過你表面意識所許的願望,即使表面上說「我想要幸福」,但潛意識卻深信「我不配得幸福」,那麼在量子場裡,哪個頻率會顯化?是願望,還是信念?當然是能量強度更高的「潛意識印記」。
那些潛藏內在的負面印記包括:
愧疚印記:「我不夠好」、「我沒用」、「我不被愛」。
移情印記:「只有和某人生活在一起,我才有價值」。
創傷印記:「我被拋棄」、「我失去了重要的人」。
這些都來自某個時間點未被理解的經驗。它們化為意識的記憶編碼,隨著時間推移,在你每日的觀察中重複觸發。根據量子力學的觀察者效應,「觀察造成坍縮,信念決定顯化」,你真正創造實相的,不是你「希望為真」的部分,而是你「相信為真」的部分。於是,我們以為那叫「命運」,其實是早在潛意識印記的能量場裡,已預設的實相結局。
時間,是意識流動的錯覺
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布魯斯.立普頓博士以腦磁波儀(MEG)證實:「意識不是大腦的產物,而是一種在身體內外皆可測得的能量場。細胞,是精神力量的產物,基因不是命運,而是由意識能量所開啟的藍圖,這不只是哲學,這是量子生物學的根本真理。」
光子的壽命是「永恆」,你的意識、你的靈魂、你的印記,也都處於這個「無時間場域」中,時間只是我們選擇以線性觀看的「排列」,是一種意識流動的錯覺。
當你未曾改變愧疚、移情、創傷印記等,就像不斷走進電影《天能》的旋轉門:看似往前走,實則回到過去,重啟相同的劇情與輪迴、經歷同樣虐心的苦難。每一次走進,不是為了「重複」,而是為了「選擇」。
電影《星際效應》中揭示:「時間」並非直線,過去與未來不是分離的。你的每一個版本,都被同時保存在多重宇宙中,每一個版本的「過去你」和「未來你」,都在某個維度活著,永恆存在。
電影《全面啟動》則揭示另一層真相:內在心理的深層意識與外在物理時間的落差。你愈深入潛意識,時間流速愈慢,能量則愈集中。
這也說明了:真正的覺察,不是假裝遺忘、逃避對每一層潛意識的深入,而是回到當初印記形成的現場,解綁印記模式,照見真相,完成重塑與轉念。
前世、今生、未來平行版本的你,可能有多重身分。所有經歷過的身分,不是為了定義你「應該是誰」,而是覺察自己是否仍用舊有印記信念來觀看自己,或是選擇以轉念及覺醒意識去穿越命運。每一個版本的你,都在等你從夢中醒來,了悟自己「究竟是誰」?
當你醒來,不只是你醒來,是所有版本的你都會開始共振、轉念、覺醒,真正成為靈魂藍圖中的玩家。
真正的覺醒者,不需以白衣、仙氣、柔語或證書來證明修為。他們直指實相,平靜而清楚地告訴你:「你所經歷的現實,無論好壞,全是你過去每一次選擇所留下的意識印記,共同交織而成的結果。」他們與你我無異,也會流淚、歡笑、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但他們擁有一種能力──當情緒被觸動時,他們不逃避、不壓抑、不做作賣弄,而是「有意識」的深入那波動背後,找到真相,並帶自己回到心的平靜與自由。
「意識覺醒,是唯一能超越時間循環的力量,是穿越生死輪迴與生命苦難的唯一出路。」
真正的自由,不是命運變了,而是觀察的意識變了。當你活在每一個當下的「選擇」裡,而非每一個過去的「印記」裡,你就已經自由了。
(摘自《量子轉念的效應4》,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陳嘉堡老師
量子轉念引導技術系統創始人。APEI美國職業教育學會國際認證心理諮詢師。身心靈書籍作家,著有《還記得我是誰嗎?》、《量子轉念的效應》、《量子轉念的效應2》、《啟動高維意識能量場》、《線上音頻課程—消除負面情緒印記的量子轉念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