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銅爛鐵也要打煉成鋼(節錄)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2023.09.05
4409觀看次
字級
長老慈惠法師(前排右)、妙南法師(前排左)及叢林學院師生,隨同星雲大師巡視新寶橋工程。圖/佛光山提供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最初接觸佛光山道場,我是個宣稱「知識分子不拜佛、不上香」的青年。當時佛光山大慈佛社辦理了兒童夏令營,開設一堂「認識水資源」的課程,身為小學老師的我,自詡很會做教材道具,便隨研究所同學前往結緣。想不到就是這一堂課,啟動了我的佛緣。而後有師父上人以他慈悲的春風,教化了根性頑劣的我。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上

2005年就讀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這是一個不曾出現在生命中的選項,我毅然決定離職,告訴學校的同事、校長,要去美國讀博士;家人沒有信仰,我只能寫信報告,於是生命中出現戲劇性的翻轉,我回到了佛光山。

此前沒有參觀過佛學院、不認識創辦人星雲大師,對佛學所知甚少,佛學院入學考題,對我更是無字天書,但,總覺得人生應該要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報到後幾周,師父邀請學生吃飯、座談。第一次,我被安排坐在師父上人的正對面,聽著身邊的同學們都翻閱了多少師父上人的書籍,受了多少啟發感動,而宣稱根本沒有要出家的我,只是大膽地問著:「出家和在家都可以幫助大眾,為什麼一定要出家?」師父慈悲的回答:「出家和在家的目標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其實我知道自己根本沒聽懂。不過當天師父給了漫無目標的我,第一個重要的指引:「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上。」我愣住了,他不認識我,怎麼知道我總愛靠遊山玩水來豐富生命。後來我躺在佛學院老舊的木板床上,意料之外的睡得特別安穩,好像找了很久的答案就在這裡。直到後來申請出家,老師問我原因,我又愣住了,我一路和家人溝通,卻不知道「出家也要理由?」只知道我的出家沒有家人的祝福,我孑然一身的走了上去,慶幸成了此生最精采的模樣。

風花雪月不知所云

佛學院二年級時,全班獻上親手縫製的線裝書為師父上人祝壽,每個人詩興大發,用毛筆文情並茂的寫詩、作畫。那一年我們在徒眾講習會日夜期盼著師父會嘉許我們的創意與苦心,終於等到師父說:「最近佛學院的學生做了一本書給我。」

正當我們在心裡雀躍著,師父的下一句卻說:「風花雪月,不知所云。」那一句話打醒了我,到底什麼是修行人的使命?原來修行不是裝模作樣的拾人牙慧和隔靴搔癢的陳腔濫調。

佛學院三年級,我提早畢業。當時的我,主動忽略三年的時間中,師父無數次的期勉,依然愣愣地問了傳燈會:「我不知道常住需要我做什麼?」最後被安排在僧伽教育──佛光山叢林學院,從學生至今,除了中間半年參與《星雲大師全集》編撰,沒有離開過佛學院。今天想起來,當時所謂的「不知道」,應該是習氣使然的不想要,是自己一邊宣稱希望理解、傳承人間佛教的真義,卻一邊頑劣得不肯直下承擔。

今天開始你要做老大

2017年師父讓我擔任佛學院的院長,我哭得不知所措,卻也知道日夜思念的師父,在重大手術之後,再回來身邊,是多麼難得的福報。

我自知沒有什麼本事,但懂得要開始學習做一個「聽話」的弟子。師父看出了我的恐懼,他總是安慰我:「有什麼問題來找我,我會幫你的忙!」

那四年是我最親近師父的時光,每天藥石(晚餐)後,師父總是聆聽我的苦惱,為我解答。有一次,師父談到佛光山開山的辛苦,大雄寶殿的建設受了多少委屈和刁難,結論時,他雲淡風輕地說:「說起來,也是想就有!」我眼睛為之一亮,多好的修行,如果招生也是想就有,那就不必擔憂了。

2018年,師父來佛學院關心學生,他身邊帶隨行客人,跟師生說道:「我帶人來玩啊!」他現場走過的每一片土地,都能細數,哪裡是多少砂石填平?哪裡又是山坑,需要多少砂石?我當時還在擔心著自己是否勝任院長一職,所以隨口一問:「師父,你有沒有想過,你可能不會成功?」我以此暗喻,師父找我做院長可能會「垮台」耶!結果師父突然抬起頭看著我:「做就對了,想那麼多做什麼?」這一分為了佛教的勇氣,至今我常放在心裡警惕自己

2019年,師父上人經常來大悲殿,說是看新寶橋工程,「要讓觀音菩薩風光風光」,但是我知道,師父在幫我們打氣。當時他跟我說:「妙南!現在你要當老大。」我偷偷的看了一眼妙廣法師,明明就是老二哲學,怎麼變老大?至今才慢慢明白,不管是「想就有」、「玩」、「老大」,都只是為了喚醒我的佛性及直下承擔的勇氣。

人間法界才是殊勝的戒壇

2009年,出家三年多的我,早已在學院領職,卻一直沒有因緣受戒,終於等到了美國西來寺的三壇大戒。於是戒慎恐懼的修持、定課,都希望能圓滿具足出家戒法。來到美國,迎來的卻是師父慈悲讓我們到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的安排。我心中突感衝突,總是嘀咕「受戒很重要耶!」幾天後的小參,我有因緣向師父上人提問:「受戒與迪士尼?出世和入世怎麼融和?」師父輕輕帶過一句「不必融和」,我直感疑惑。

當年底,師父展開佛陀紀念館的建設,總是帶著佛學院的學生一起巡視,跟我們談他的構想,談哪一個地方「希望有天人出來灑花」、哪一個地方「希望佛陀出來說法」,希望遊客可以搭小小列車出來,沿路法音清流。我的腦子裡突然聯想起迪士尼樂園的小小世界,正是這樣的場景。那一個剎那,我突然懂得了菩薩戒的饒益有情,「將此身心奉塵剎」是經典中佛陀的指引,而我的師父將整個法界人間,都化為人間菩薩的殊勝戒壇。

破銅爛鐵也要打煉成鋼

過去我在師範學校大學受教育、碩士畢業,在台北市的小學教書,十年期間也學習不少教育觀點。來到佛光山,大師說自己沒有受過教育,唯一的教育目標就是「破銅爛鐵也要打煉成鋼」,那一刻我的眼淚竟然不自覺的流下來,原來真正的教育,除了無條件幫助青年學習成長,還要無條件負擔起眾生的生死輪迴,直至成佛。

爾後,我發現凡是教育界所謂的「最新」教育理念,師父竟然都行之有年。教育創新理念談「放下背不動的書包,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時;六十年的佛學院以悲智願行為院訓,觀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地藏的願力、普賢的實踐,早已經走出藏經,隨著佛學院的畢業生、佛光山一千四百個出家弟子,行化在人間。

當教育界談跨國際學習,師父早已在五大洲三百個佛光山道場,帶領學生易地教學,喊出「我們的教室在世界」;當教育重視產學合作時,才知道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除了是我們的後花園,更是我們服務學習的最佳平台。

佛光山的法師都來自叢林學院的培養,於是每一位佛學院的優秀校友,都恰恰是佛光山上令我們景仰的大師兄。若說要做畢業人才問卷調查,我想世界上沒有哪一所學校超越師父創立的佛學院:服務項目最全面、服務地點最國際、自我突破最優質、主管評鑑最滿意、產業創新最快速。

佛教就是青年的前途

每次總有年輕人擔心佛教很落伍,當他們擔心的問師父:「學習佛法,有什麼前途?」師父總笑著說:「佛教就是我們的前途!」分析起來的確很有道理,社會上有醫師、教師、會計師、工程師的培養,在我看起來,所有的培養都不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培養的「法師」這麼全方位。

記得幾年前,學者來到佛學院參觀交流,十六個國家地區的學生來到大家的面前時,一個教授驚訝的說:「這裡是全世界最國際化的佛學院」、「星雲大師是真的在辦教育」。教授說去好多國家研究佛學教育,發現有些寺廟的辦學名存實亡,有些則局限在自己的宗門系統當中,「沒有想到星雲大師不分在家出家、不分自家、友寺,平等培養。」學習的過程既是佛法,也是國際文化的交流。

2018年我有緣代表參與兩岸佛學院的教育交流,發表時佛教界有點訝異,一來這個院長太年輕;二來這個院長是女眾;三來佛光山是弘法最現代的僧團,但是教育卻限制得最嚴格:「不能拿手機」、「上網會客都有限制」,傳統誦戒布薩竟然一樣都沒有少。我記得當時有位大和尚,不放心又問了一次:「現在還是這樣規定嗎?」我的點頭,除了教界譁然,我自己也若有所思,原來最開放的思想,來自最嚴謹的生活教育。

銀河掛高空 明月照心靈

2017年師父在手術後,經常讓學生們圍繞在他的身邊唱誦佛教聖歌。當時,師父不願意干擾大家的作息,所以往往在藥石後,就讓大家隨喜隨緣在傳燈樓一樓席地而坐。

師父除了談起最初寫詞創作的緣起,也常常幫弟子、學生們拍手喝采,鼓勵我們去辦比賽。興之所至,師父還會幫忙指揮助興。當時師父說:「講經太長,大家會不耐煩。」我如耳邊風聽過,心裡總覺得自己是在陪伴師父說說唱唱,同時讓弟子有因緣親近師父。

一直到師父圓寂讚頌會,我才發現師父不只是〈真誠的告白〉這一份遺囑已經在2013年寫好,就是讚頌會的形式,他都帶我們練習過成千上萬遍。

2023年2月6日讚頌會第一天早上,就由學院師生站上去唱誦,因為這一直是這些年似曾相識的場景,不需要再有更多練習,一直就是師父陪伴著我們「銀河掛高空、明月照心靈……」

這幾年,我們時常擔心傳統法會接引不了年輕人,還在想著如何改良課誦程序,結果這個月在師父的舍利堂,我才發覺師父早已自己解決了這個難題。獻花、簡短的《心經》後,大家便很優雅地坐著,唱誦著自己讀得懂、聽得懂,卻不離開佛教修行的聖歌。歌聲嘹亮中,有著青年佛教靠我的緬懷與承擔,有著信眾道情法愛的傾訴與發願,更有著弟子們不忘初心的不捨與傳燈。

我回想過去上山,很多人擔心我丟掉令人稱羨的「鐵飯碗」,終將「流浪」,一無所有。而今我慶幸自己捨去繁華喧囂,值遇明師,竟讓我享有了「金衣鉢、銀客堂」的佛光山。

師父圓寂後,我也擔心的看了看身邊年輕的學生,結果不分出家在家,竟然都在反省自己過去不夠認真,於是懇切發願:「我願意做師父的分身」、「我發願承繼人間佛教的使命」、「我願意出家為僧,繼續為人間帶來清涼光明」,這一刻我震撼不已──佛低眉,光燦爛,佛光弟子的道骨高聳如山。

我知道師父依然會笑我「風花雪月」,但是師父請您放心,「做就對了」,我已知所云,會為佛教一直努力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