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開採&畜牧業 毀地球之肺

文/派翠西亞  |2025.10.25
108觀看次
字級
牛群棲息在一片牧場中,旁邊是一片近期被砍伐和焚燒的森林。 圖/Victor Moriyama、Amazônia em Chamas
Cop30將在巴西貝倫舉辦。圖/Greenpeace
2021年4月,空拍照片記錄了非法採礦如何破壞亞諾瑪米族群的土地。圖/Christian Braga
森林是抵禦氣候變遷的重要防線,卻因人類破壞行為面臨生存威脅。圖/123RF
綠色和平森林專案主任Cristiane Mazzetti實地走訪毀林現場。圖/Nilmar Lage
塔帕若斯河流域的蒙杜魯庫族人家園,如今遭到嚴重汞汙染。 圖/Rogério Assis
畜牧業為了設置牧場和種大豆餵牲畜,不惜引火焚林取地。圖/Christian Braga

文/派翠西亞

2025年11月10~21日,全球氣候大會COP30即將於亞馬遜心臟地帶的巴西貝倫市舉行,綠色和平組織特於最近公布亞馬遜「毀林真相」,積極倡議世人應正視亞馬遜雨林迅速消失的事實,避免人類為了利益大規模、系統性摧毀「地球綠肺」,守護地球萬千生命健康存續的未來!

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森林,橫跨南美8國,其中60%在巴西境內。亞馬遜雨林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對調節全球氣候和製造氧氣扮演著重要角色──可調節雨量,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碳儲存庫),並產生地球20%的氧氣,被譽之為「地球之肺」。亞馬遜同時也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全球約10%的已知的動植物。

綠肺危機逼近臨界點

不幸的是,由於非法砍伐、大規模商業農業、採礦活動,以及不受控制的森林火災,亞馬遜雨林在過去40年間,有17%~20%的面積已被加速毀滅,相當於西班牙國土大小,並正逼近一個可能導致其無法再維繫雨林生態的「危險臨界點」。

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認為,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後,不僅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還加劇了全球氣候變遷。儘管近年來有努力減少森林砍伐,但長期下來,雨林依然面臨嚴峻的威脅。

COP30聚焦守護雨林

位於亞馬遜雨林西北角落的海港城市貝倫,目前正籌辦全球氣候大會COP30,今年主題正是「以自然為本」,屆時預計將有來自世界百餘國,超過5萬名關心環保及地球存續人士,出席參與各項活動與會議,並制定出守護亞馬遜雨林的具體措施。

綠色和平表示,當世界的眼光聚焦於亞馬遜的當下,政治領袖應超越空談,制定積極有效的緊急行動保護雨林。「保護亞馬遜不僅僅關乎森林,它關乎尊重與自然平衡關係的基礎,以及所有人能長久居住在安全、健康的地球。」

守護亞馬遜的轉捩點

綠色和平呼籲各國採取下列3項行動:

◆零毀林:各國與企業應承諾其生產、貿易與投資活動不會造成毀林或森林退化,包括禁止購買或使用來自毀林地區的產品,如非法採礦得來的黃金、木材、大豆、牛肉等。

◆停止資助亞馬遜破壞者:金融機構與投資者需停止為破壞亞馬遜的企業、礦業、農業或貿易活動提供資金。銀行、投資基金應進行環境盡職調查,確保資金不流向涉及非法採金、伐木或土地侵佔的公司。

◆強化社群復育資金:建立或擴大專用資金,支持原住民與在地社群恢復被破壞的森林與河川,發展永續的經濟活動,如再生農業、生態旅遊、永續採集。原住民群體是保護森林的前線力量,給予資金支持與權力,是讓森林復育與保護真正落實的關鍵。

2案例 曝毀林冰山一角

亞馬遜雨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究竟哪些產業必須負責?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2025 年 4 月發布兩份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最豐富卻最脆弱的生態系,然而在「畜牧業」與「非法金礦開採」的重重威脅下,雨林的心臟逐漸被挖空,發出危急存亡的全球警訊。以下便舉出兩個調查案例,說明毀林真相的實況。

毀林檔案❶ 肉品公司正「烹煮地球」

綠色和平《JBS:烹煮地球》報告指出,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運用多元的研究方法與資料,加上無所遁形的毀林證據,證實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與出口商JBS的供應鏈,涉及在亞馬遜原住民保留地上非法放牧牛隻,並透過「牛隻洗白」手法,將牛隻先轉移至合法農場,再將其肉品出口到歐洲和其他國家。

JBS在將肉品流向歐盟、香港與加拿大等地前,曾承諾其肉品不會來自非法牧場或毀林行為,但證據顯示其「零毀林」的承諾淪為空談,更讓眾多消費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到來自被破壞的亞馬遜保護區的牛肉。。

事實上,JBS每天屠宰約7.5萬隻牛和1380萬隻雞,其企業的社會和環境醜聞不斷,除了引用童工和侵害勞動權益,JBS更涉及毀林以及令人震驚的溫室氣體排放、破壞氣候,同時侵犯了當地原住民的居住環境和人權。不少著火點也和牧場嚴重重疊。

據悉,牛隻正是在原住民納魯沃圖族的保留地內被非法飼養,農場因多次違法放牧、汙染環境,遭巴西政府罰款近50萬歐元。

毀林檔案❷ 非法金礦正掏空森林

巴西91%的金礦開採活動集中在亞馬遜地區,其中有77%礦區距河流、湖泊500公尺以內,非法金礦開採導致森林退縮、汞汙染、河川破壞,嚴重影響當地環境和社區人民健康。

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發布報告《有毒金礦》指出,2018至2022年間,亞馬遜原住民保留地內採金面積暴增265%。2023至2024年間,4個主要原住民地區亞諾馬米 、蒙杜魯庫、卡亞波、薩拉雷,合計有4219公頃森林遭到破壞,面積約5900座足球場。儘管前三處地區採金活動分別下降7%、57%、31%,薩拉雷地區卻大幅增加93%,顯示採礦活動只是轉移到新的地區,並非真的下降。

綠色和平強調,當金礦開採和不斷推進雨林深處,森林著火機率也明顯提升。其中,卡亞波地區著火點與非法金礦礦場高度重疊,2024年卡亞波地區記錄了3246個著火點,代表毀林與火災危機正同步惡化。

摘要報告還標示非法開採金礦的3大破壞重點:

◆環境破壞嚴重:衛星影像顯示,非法採金導致大片森林被砍伐,動植物棲地消失,泥沙與汞流入河川,影響魚類繁殖及破壞生態。森林縮減也削弱碳吸收能力,惡化氣候危機。

◆汞汙染威脅健康:汞是非法採金常用的分離金屬工具,會揮發進入空氣與水中,轉化為「甲基汞」累積在魚體內,最終上了餐桌。調查顯示,亞諾馬米9個村落有84%居民體內汞超標,蒙杜魯庫地區則有6成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值,而在亞馬遜17座城市中,1/5的魚樣本汞含量過高。

◆非法黃金流入全球市場:部分業者利用「幽靈礦」許可與偽造文件洗白非法黃金,再透過瑞士精煉廠加工出口。比對黃金進出口統計發現,2022至2023年瑞士進口黃金量比巴西出口量多出約60%(約8至9噸),顯示大量黃金疑似來自非法或走私來源。

非法開採金礦衝擊亞馬遜森林、生態系統、健康與國際市場,綠色和平呼籲,巴西與各國必須共同加強監管與行動,阻止非法黃金進入全球供應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