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講話突然含糊、手中杯子掉落」看似小事,卻可能是中風警訊。台灣每年約5萬人中風,但僅不到1成能在「黃金4.5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
台灣腦中風學會22日於「世界中風日」前夕啟動「中風防治全民行動」,呼籲民眾記住「臉歪嘴斜、單側無力、口齒不清」3大徵兆,出現任一症狀應立刻撥打119,爭取救命時間。
腦中風是國人死因第4名,也是造成成人失能的主因。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能。」
約5成患者在中風半年後無法自行行走或如廁,每5人就有1人需長期臥床。平均每年照護費用超過50萬元,且7成患者無法重返職場,對家庭與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然而,多數患者錯失治療時機,並非不知道,而是「沒想到是中風」。臉歪嘴斜、語言不清、單側無力等初期症狀常被誤以為只是疲勞或低血糖。
陳龍強調:「每延誤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且無法恢復。」
2025年起,中風防治將全面升級。腦中風學會、健保署及國健署共同推動3大行動,包括「治療指引與國際接軌」、「健保放寬時間窗」,「強化全民中風識能」,新版《腦中風防治手冊》即將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