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你有長期便祕、蹲廁所半天卻「卡關」的困擾嗎?中醫師提醒,便祕不只是腸胃問題,還可能與「失智症」風險有關,忠孝明悅中醫診所副院長朱益智指出,國際期刊《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研究顯示,便祕可能是失智的前兆,民眾不可輕忽。
朱益智醫師表示,便祕常見症狀包括每周排便少於3次、糞便乾硬、解便困難或排不乾淨等,可能與壓力、飲食與作息失衡有關。
他指出,排便不順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危害大腦健康。根據《Neurology》期刊研究,長期依賴瀉藥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一般人達64%。這是因為腸道菌叢失衡後,壞菌增生、毒素堆積,透過「迷走神經」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大腦功能退化。
研究提出的「腸腦軸線」理論,更揭示腸道與大腦之間有密切聯繫,腸道若「堵塞」,大腦也可能「當機」。
朱益智提醒,長期便祕除了影響腦部健康,還可能導致宿便堆積、口氣重、腸胃脹氣、痔瘡、皮膚暗沉,甚至增加大腸癌風險。想要腸道與腦部都健康,應從日常生活全面調整。
他建議,飲食上應多攝取高纖維蔬菜水果、全穀類與發酵食品,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避免油炸、甜食與加工食品。每天應飲水2000毫升以上,養成固定排便時間,搭配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或核心訓練,可促進腸蠕動。規律作息、充分睡眠與放鬆心情,能協助腸胃恢復正常節律。
除了內調飲食,中醫強調「內外兼治」,穴道按摩能刺激經絡、幫助排便順暢。朱益智推薦3大「通便穴」:「支溝穴」(手背腕橫紋上4指處、「魚際穴」(拇指掌面赤白肉際),與「商陽穴」(食指靠拇指側指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