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生:沙魚皮船

文/環境資訊中心  |2025.10.20
4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環境資訊中心 

每年灰鯨從阿拉斯加遠涉1.2萬英里向墨西哥遷徙的時候,牠的皮膚表面都會積累一層由微生物、水藻、甲殼動物與其他物質組成的「海泥」(sea gunk),於灰鯨及其他很多有著同樣經歷的海洋動物來說,海泥不過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不會對牠們造成任何傷害。

生物淤積 造成困擾



但對於在世界各地航行的上百萬艘船隻來說,這個被稱為「生物淤積」的過程卻是個大麻煩。

船體上海泥的集聚,最多可使船隻的重量增加15%。這會降低船隻的動力效率與航行速度,增加燃料消耗量與汙染排放量。美國海軍每年都要花費5000萬到10億美元清理船體,降低生物淤積的影響。

在應對生物淤積的環境與財政成本的過程中,生物仿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佛羅里達大學的Tony Brennan博士將目光轉向大自然,希望從那些不受生物淤積的動物身上尋找靈感。他發現,無論沙魚遊動速度是快是慢,牠們的皮膚上都不會沉積任何海洋物質。

沙魚表皮 仿生源頭



Brennan博士仿照沙魚滿是魚鱗的表皮構造,用塑膠材料製造了一種船體貼膜。他的發明取得了成功,他製造的貼膜被應用到美國海軍的所有艦船,以及許多商業船隻上。在每年全球海運貿易總額接近80億噸的背景下,即使不考慮這一發明,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貢獻,它的環境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

儘管如此,沙魚皮塑膠貼膜的好處不僅限於船隻。該材料還被使用在鞋底上起到防滑的效果,而在奧運會運動員泳衣上的應用,讓游泳選手游得更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