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寧靜車廂,高鐵原本在座椅後放置宣傳圖卡,但昨已全數撤下。圖/胡瑞玲
【本報台北訊】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措施後引發家長反彈,儘管高鐵公司強調該措施並非針對孩童,但由於誤解的人太多,高鐵即日起將椅背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撤下,也不會再派人員手舉牌提醒。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將於一個月內研擬彈性作法。
有家長指出,椅背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讓人感到壓力,很害怕有乘客拿該圖卡來批評、檢討家長,畢竟圖卡並沒說清楚孩童不在此規範中,車廂肅殺氣氛濃重;但也有家長認為,三歲以上孩童已可教育,父母也該善盡管教責任。
交通部鐵道局表示,寧靜車廂措施主要針對喧嘩、以電子產品進行交談或視訊、播放通訊軟體提示音或影音媒體等,孩童及病友並不在該措施範圍。
高鐵公司坦言,由於太多民眾誤解,看到「寧靜車廂」文字,自行解釋為不能發出一點聲音,連嬰幼兒的哭聲也不例外,因此即日起將放置在椅背的宣傳字卡撤下,改為「美好高鐵,寧靜同行」圖卡,並透過列車跑馬燈、車站及官網進行宣導,將重新構思宣傳政策。
家長團體認為,寧靜車廂若未搭配多元分艙設計,恐讓家長被標籤化,成為「被排除的族群」,搭乘文化應該友善彈性,讓「安靜」與「包容」在同列車上共存。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台灣可比照日本經驗,區分出「親子車廂」與「商務車廂」,讓不同需求的乘客有明確選擇。他說,親子車廂可維持原票價,供家長主動申請,而追求安靜或有商務需求者則可選擇高價或寧靜艙等車廂,藉由多樣化設計兼顧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