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堅守政治初衷

 |2025.10.19
220觀看次
字級

日本政黨政治走向碎片化,沒有一個政黨在國會過半數,五個主要政黨政見南轅北轍,在主導性政黨闕如及政策主張分歧的情況下,政局動盪不安是必然的。這個轉折的關鍵是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在與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會談後,宣布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結束了兩黨長達二十六年的合作關係。

如此一來,不僅讓高市早苗出任日本首相增添了變數,也引發了人們對日本政治格局未來走向的悲觀猜測,而其背後反映出的公明黨堅守政治初衷,更是值得細細品賞。

公明黨的發展歷程與政治初衷緊密相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一九三○年牧口常三郎創立的「創價教育學會」,牧口相信教育應讓孩子學會創造幸福。戰後,戶田城聖將其易名為「創價學會」,以日蓮佛法為基底,幫助人們在廢墟中重建處世信念。到了 一九六○年代,池田大作上任創價學會第三任會長,他將信仰轉化為政治實踐,於一九六四年創立了公明黨,標舉「大眾福祉主義」,旨在為中小企業主、平民百姓與底層勞動者等弱勢群體發聲。

公明黨自此從宗教性政黨向叔世性的轉變。一九七○年,公明黨正式宣布與創價學會脫鉤,從佛法民主主義的信仰改為中道立場的政黨,在世俗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奠定了其作為中道穩定力量的政黨定位,強調和平、中庸與務實,希望成為日本政治的調和力量,避免國家被單一意識形態所左右。

在與自民黨的結盟中,公明黨對自民黨發揮牽制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民黨右翼化的修憲,同時為社會福利、教育改革等議題提供了溫和穩健的方案。此次公明黨選擇退出執政聯盟,根源在於自民黨近年來的一系列舉措違背了公明黨的政治初衷。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是黨內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她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發表排外言論,其強硬的保守路線與公明黨的溫和立場產生了根本分歧。

高市早苗上任後的人事安排,更是讓公明黨無法接受。她任命黨內大老、有「黑金」背景的麻生太郎出任副總裁,讓「黑金」醜聞重要涉事者萩生田光一出任黨內要職幹事長代行。在日本民眾的認知中,麻生派系一直被視為政治派閥的大鱷和代表黑金的財閥指標,公明黨自然不願與這樣的勢力繼續合作。公明黨此次退出執政聯盟,可說是其對自身政治初衷的一次堅守。

在日本政治日益右傾化的當下,公明黨選擇不隨波逐流,而是以退出聯盟的方式表明立場,試圖回到自己「和平、福利、中道」的核心信念和軌道上。

這一行為不僅是對自民黨極端路線的抵制,也是提醒政治不應被極端主義和黑金政治所左右,而應回歸到為民眾謀福祉、推動社會和平與發展以及親善外交的初衷上。

公明黨的這一抉擇也對日本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自公聯盟解體後,自民黨在眾議院的席位遠低於半數門檻,單獨執政已無可能。而以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為核心的在野黨聯盟則順勢崛起,日本政治可能由此進入一個更加多元化和不穩定的多黨化時代。但無論政治格局如何變化,公明黨堅守政治初衷的做法都為其他政黨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即政黨在追求政治權力的過程中,不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