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亞
小時候老家在台北偏遠郊區,高中就學期間,每天清晨五點多鐘就得起床,走十分鐘路程趕搭第一班火車進城上學。在車上的時間,一邊聽著車輪在軌道上行進規律的喀噠喀噠聲響,一邊展開書頁溫習當日考試的課業。車廂裡大部分都是趕著上學的學生,還有少數的上班族,有的閉目養神,有的輕聲交談,有的倚著車窗欣賞窗外快速飛馳的風景,有的和我一樣捧著課本溫書。那段整整三年搭乘火車上下學的日子,讓火車不僅僅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陪伴我無數晨昏時光,與青春歲月重疊的特殊回憶。
一次返台探親之旅,我們安排帶著孩子造訪有著濃厚懷舊風情的山城九份。我早早便上網預訂了從台北出發至瑞芳的台鐵車票,準備讓在美國從未搭乘過火車的兩個小孩來場火車之旅初體驗。
進入月台之前,特別買了兩盒熱騰騰的火車便當,在火車上品嘗家常味道的便當飯菜可說是台灣鐵道旅行的一大特色。古早時期鐵路便當採用厚實的不鏽鋼材質,兩邊帶有環扣,密封保溫效果絕佳。菜餚主要是滷排骨或是雞腿,帶點鹹香的滷汁與米飯搭配起來滋味爽口,配菜通常有滷蛋、高麗菜、豆干、酸菜、紅蘿蔔炒冬粉等等,後來因為成本考量,便當材質逐漸改為木片、紙製餐盒。
台鐵近年來數次推出「復古不鏽鋼便當盒」作為紀念款限量販售,造成莫大轟動,吸引許多鐵道迷搶購收藏。鐵路便當不僅僅是旅途中的一份餐食,也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展現,更是一段記憶的盒子,打開來,便能聞嗅到童年的味道,是一整世代人的年少回憶,當年月台上販賣便當的阿姨提著大鋁鍋穿梭吆喝的身影已然成為經典歷史畫面。
從台北到瑞芳的這趟鐵路旅程,雖然短暫,沿途景物充滿山谷、河流與山野城郊的懷舊氛圍。列車從台北市區駛出後,穿越南港與汐止一帶的都市邊緣,隨即進入丘陵與山谷間,沿線可見河水蜿蜒、山巒翠綠,一瞬間由繁華都市進入自然田野風光。我們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鐵路便當,一邊欣賞倏忽而逝的窗外景致,隨著車廂輕輕搖晃與富有節奏的軌道哐啷聲響,感受由城市轉進鄉村視野突地豁然開朗的一派輕鬆悠閒。
最近幾年,台灣鐵路局結合旅遊與飲饌,開創各種主題訴求的觀光列車行程,依據不同定位打造多樣獨特風格的車廂,提供貼心服務與精緻餐點,吸引旅客以全新方式體驗火車旅行。旅者可以一邊享受車內精心設計的空間與設備,一邊欣賞沿途風光美景,掀起一股全新的旅遊風潮。
其中有號稱「移動的五星級餐廳」,邀請知名飯店主廚合作推出華麗的菜單與旅程,將當令美饌搬上列車,在享用五星級高檔美食的同時,沿途山光水色盡入眼簾。此外,還有夢幻馬卡龍色系設計的卡哇依列車,結合沿線在地食材推出繽紛吸睛的甜點套餐,偌大觀景窗讓深邃壯麗的海洋景觀一覽無遺。
這些觀光列車無論是車廂裝潢、提供的餐點、安排的行程皆各具特色,看到社群平台上許多人分享觸動人心的乘坐影片與文字,讓人心生嚮往,想要提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既浪漫又豐富趣味的鐵道之旅,重溫當年坐火車的點點滴滴。
記得兒時搭乘的藍色外觀普通列車,兩旁窗戶還能打開,窗外清風景色如剪影般忽忽掠過,車廂內男女老少或暢意交談或閒夢周公,日常的慢遊情調令人分外懷念。如今,已經停駛的這輛承載許多人回憶的火車搖身一變,也成為了滿懷舊日風情的觀光列車,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藍皮解憂號」,行駛的路段是被譽為台灣最美軌道路段的南迴鐵路,無邊無際的碧藍海岸、綠意盎然的山林景觀,在緩慢的速度中,讓乘客重溫古早年代搭火車出遊的情景,彷彿心情也被洗滌療癒了,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解憂之旅」。
劉克襄的經典散文集《11元的鐵道旅行》書寫透過火車行旅串連起沿線的景物、人文歷史與風土民情,以溫雅感性的文字記錄鐵道漫遊的深刻體驗。「搭火車是環保而簡樸的旅行,花費很少,卻耗費很多時間,但那是用最輕微的自己,在接觸這片土地。」書名中的「11元」象徵的是當年台灣區間車兩站之間最低票價,也是他以雙腳漫步,用心感受在地人情風貌的旅行方式。這種簡單、隨興、不趕時間的緩慢鬆弛節奏,允許你發呆、放空,以舒服的步調享受跳脫日常的從容歡喜。
或許,火車已非單純的通勤、旅行載具,而是一台台時光機器,一上車,便開啟了一段充滿情感與回憶的旅程。沒有搭飛機的匆忙倉促,也不同於自駕的專注耗神,或是公路巴士的顛簸勞累。當列車啟動,窗外景觀緩緩倒退,無論是浪漫、孤獨、自由、解放,都是一場完全屬於自己的靜謐時空,任由思緒如流動的視野天馬行空自在飛揚。
搭火車,去到遠方,在起始與終點之間,看盡每一站的風光,想起一些人、一些舊事,以及那些獨一無二的舊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