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一○年起,台北與上海每年舉辦的「雙城論壇」不僅是城市交流的平台,更是兩岸關係冰封之際,少數仍能持續對話的渠道之一。然而,今年論壇在舉行前夕被臨時宣布延期,讓外界震驚。儘管北市府以合作備忘錄尚未敲定為由表達「急事緩辦」,但此舉引發各界對執政當局是否刻意刁難的質疑。雙城論壇作為城市層級的民間交流,本就不該被過度政治化,更不該成為兩岸對立的犧牲品。在敵意升高的政治氣氛下,這樣的交流更顯其珍貴與必要。
中央政府對雙城論壇的諸多限制與干預,已讓其運作變得困難重重。本次論壇延宕,陸委會雖表達「遺憾」,但據現有資訊可見,陸委會曾經對論壇做過「提醒」,其所謂「提醒」本質上卻是一連串施壓。從要求簽署文件必須強調對等尊嚴,到禁止談論觀光議題、限制參與活動內容,甚至行程必須事先報備,這些做法實質上是對論壇設下層層關卡。尤其觀光議題本來就是地方政府希望突破的重要項目,而且開放觀光可以減緩兩岸緊張關係,如今卻遭中央封殺,讓城市間的務實交流蒙上政治陰影。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去年訪台參加論壇時曾明確表示,願意促成上海居民來台團體旅遊。然而,一年過去毫無進展,今年更因中央阻撓而無法納入討論,令人不勝感慨,政府為何處處阻撓,無視旅遊業的奄奄一息?觀光不僅攸關地方經濟發展,也是促進人民交流、增加理解的有效手段。將其排除於論壇之外,形同自斷經脈。若中央部會出於政治考量,刻意對雙城合作設限,無異於與本應鼓勵的基層交流背道而馳,也使得執政者的民意支持度每況愈下。
雙城論壇的價值,不只是台北與上海之間的往來,而是代表兩岸在高層對立下仍有溝通的空間。即便目前兩岸官方互動停擺,若地方政府仍能透過論壇進行經貿、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對話,至少可避免情勢全面僵化。在將中國大陸視為「敵對勢力」、大幅限縮兩岸往來的政策氛圍中,雙城論壇可說是維繫和平的一線生機。若連這樣的交流也遭切斷,未來雙方恐怕連最低限度的對話都難以維持。
當然,雙城論壇並非毫無爭議,舉辦過程中需要謹守對等、尊嚴、依法行政等基本原則。然而,原則不該淪為藉口,成為阻礙交流的工具。陸委會與相關中央部會應抱持建設性態度,提供協助與指引,而非動輒「提醒」、「限制」,讓地方政府在夾縫中難以施展。中央與地方實為一體應攜手合作,維護僅存的交流管道和兩城市之間的善意,而非互相推諉責任、徒增民眾對政府操控言行的惡感。
雖然本屆雙城論壇已確定延期,但更應強調的是「延期不等於取消」。論壇可延,善意不可斷。台北市府應秉持誠意繼續協調,中央更應展現高度,不以政治立場干預地方交流。今值兩岸情勢緊繃之際,任何形式的和平互動都彌足珍貴。若政府真心關注台灣的安全與人民福祉,就不該切斷民間與地方層級的對話橋梁。雙城論壇的存續,正是兩岸未來仍可和平相處的象徵,不能輕言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