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汽車和樂喜金星集團合資,赴美國喬治亞州興建電池廠的工地,月初遭美國土安全調查局突擊檢查,逮捕近三百名韓籍員工;韓國朝野忿忿不平,台灣赴美建廠的包商,也高度關注這起事件。
韓國政府指此案必挫折韓企赴美國投資意願,並派專機接返被拘員工。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訪問多名驚魂甫定的員工,有的表示持合法簽證入美,預定工作一個月就回家,卻被關進拘留所六天。
有的說,他們被扣腳鐐,還用鐵鍊綁住手銬;執法人員持槍瞄準,紅外線光點就在胸前;他們只是來做美國員工做不了的事,沒想到會像重刑犯般遭押解。
另有員工說,關押他們的拘留所設備極糟,處處黴斑,水質腥臭,廁所不潔,食難果腹。
韓國政府抗議、交涉後,美國總統川普發話,指美國沒人真正懂電池,希望外企派技術人員駐美一段時間,訓練美國勞工能生產特殊、複雜的產品之後,再淡出回歸他們的國家。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跟進表示,外企抵美設廠需要有經驗的人幫忙,才能快速投入生產;美國會協商相關國家,提供短期工作簽證,訓練美國員工能上線後,接著回家。
美國政客話講得明白,就是利用關稅壁壘、市場量能和品牌大公司的實力,攫取美國本土製造業無法企及的技術。台灣的晶片,韓國的造船、電池都是獵物。
美國國土安全局這次捅婁子的地方是建廠工地,連廠都未建好,機台設備未到位,如何教美國人學技術呢?安全局抓建廠技工,擺明是政客猜忌移工會搶走本土勞工就業機會。
建廠是綜合土木、泥水、機電、管線的工程,美國是工業先進國,應不缺熟手。可是現實是美國工會有內規,工種分類各有領域,致建廠速度慢,會延誤工期。外企包商引進母國工班,採統包做法,可趕進度,降成本。
台積電投資亞利桑那州建廠之初,承商同樣邀下包商師傅支援,那知落地入關竟被叫到另室查問,直到承商解圍,才能再轉飛工地。
這些師傅曾赴南京台積廠工地作業,所處工作環境與美國有天壤之別,吃好住好的待遇,甚至有了度假心情;如今亞利桑那的大包商再招這批台籍師傅,已無人應卯。
台灣半導體產業從桃竹苗廊帶一路向南,經台中、嘉南、高雄,到屏東的半導體供應鏈專區,各地都在建廠。晶片和封裝、測試等工廠工地都有講究,攀高作業要有監工、安全人員,配管引線師傅要有合格證照;小包商即使加碼工資,也一工難求,那裡還對海外邀約有興趣。
建半導體廠的關鍵是機台,這些精密設備所費不貲,從運輸、裝卸、吊掛到安裝定位,若有失誤,使靈敏度、壽命、效能減退而影響產能,會造成企業很大損失;所以台灣超過九成半導體廠,都和隨竹科一起成長的一家機械起重工程公司簽長約,保障工程順利。
美國官僚欲滿足工會要求,有利選舉政治,視引進外籍移工承擔建廠工務,是搶走本土勞工生計;實則是不清楚現代科技廠的細緻指標,率爾操觚,徒顯霸凌,還自損產能。
台、韓、日等企業,為經營戰略必須移動部分產能赴美;可是面對美國政府的極限壓榨,總要有商業角度的安排。否則頻年壓線為美國作嫁,豈不空自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