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

文/記者趙怡寧、張雅雯 |2025.09.14
59觀看次
字級
楊迎琦(左)和馮欣雨(右)在菜市書屋裡討論下一場活動選題。圖/新華社
菜市書屋舉行活動現場,玻璃牆的另一邊就是社區菜市。圖/受訪者提供
一位居民在菜市書屋學習,透過玻璃牆可以看到益民菜市。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怡寧、張雅雯

「搭伙兒CHAOS」不僅提供書籍和空間,更通過文化沙龍、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讓居民從空間使用者轉變為文化創造者,使書屋成為充滿社群活力的文化客廳。



下午四點剛過,成都市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區益民菜市漸漸熱鬧起來。居民們拎著菜籃子,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間仔細挑選,孩子們不等家長買完菜,就先跑到一層玻璃牆之隔的菜市書屋「搭伙兒CHAOS」,翻閱起社區新送來的兒童繪本。

二十八歲的重慶人馮欣雨是這間菜市書屋的主理人,大學畢業後,她先是從事社區規畫工作,後接受朋友邀請經營菜市書屋。

「我在高中時曾作為學生志願者參與一個空心村改造項目,在村子裡為破舊的建築做牆繪、辦市集來活化空間。」馮欣雨說,大學畢業後想用自己的力量,為社區生活添一份書香。

大城小村社群共創

為解決農貿市場商戶子女放學後缺少閱讀學習空間的問題,二○二三年九月以來,成都市多部門聯合推進菜市書屋建設,目前已在三百二十九家農貿市場中構建起兼具「煙火氣」和「書香氣」的菜市書屋閱讀場景,去年吸引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的市民群眾走進菜市書屋。

隨著建設的逐步完善,菜市書屋在滿足商戶子女的閱讀學習需求外,還拓展出便民服務、文明實踐、科普知識等功能,並吸引市場運營方加入進來。二○二四年三月,蓓蕾社區聯合社區營造機構四川城村科技有限公司,以「大城小村」為品牌,打造了「搭伙兒CHAOS」這一以菜市書屋為基礎,以社群共創等為主線的社區集合空間。

推開「搭伙兒CHAOS」大門,馮欣雨正同「大城小村」主理人楊迎琦熱烈討論著下一場活動選題。

出生於一九九五年的楊迎琦畢業後曾深入四川山村參與扶貧工作。二○一九年,她來到成都,創立「大城小村」工作室,專注於點對點的社區服務,如今蓓蕾社區、雙林社區、紫荊社區都是她們的服務點。

「空間改造是通過文化空間建立社交網絡,可以增強居民的歸屬感。」楊迎琦與工作室夥伴們一起,將荒廢藥店改造為包含菜市書屋、公共活動區在內的多元社區公共空間。

傳統技藝文化客廳

「『搭伙兒CHAOS』不僅提供書籍和空間,更通過文化沙龍、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讓居民從空間使用者轉變為文化創造者,使書屋成為充滿社群活力的文化客廳。」馮欣雨說。

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的王萍是這裡的常客,她說:「我經常來這裡讀書、辦公,從家出門走兩步就到了,而且環境很容易讓心靜下來。」

「截至目前,我們舉辦了一百多場活動,吸引了超過二千人次參與。」馮欣雨介紹,「每次活動前我們都會深入了解社區居民的興趣與需求,優先選擇能激發居民互動交流創造的主題。」豐富多樣的社群活動,為這個社區注入了新活力。

六十多歲的社區居民彭紅成大爺坦言,以前喜歡打牌,如今則更樂於跟一幫老年朋友看書寫字、做篆刻,還主動參與文化培訓課程。前段時間,在菜市書屋舉辦的「鎖住自然的顏色」活動中,擅長植物拓染的彭大爺作為授課老師之一,帶大家體驗了其中的奧妙。

如今,菜市商販和周邊市民經常過來閱讀、參與文化沙龍、體驗傳統技藝,在書屋後門外一方菜地上,「搭伙兒CHAOS」的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一起精心栽種了番茄、秋葵、香茅等作物,早已不見原先堆置建材雜物的荒廢景象。「如果在成都的街頭走累了,可以到菜市書屋裡坐坐,感受煙火氣裡的書香。」馮欣雨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