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情緒不佳,常影響身體健康出現「壓力症候群」。中醫師陳欣如說,臨床常見壓力緊張導致的症狀,包括胃痛、胃脹、呃逆、腹瀉等消化道疾患,其實就是西醫所稱的腸躁症。長期壓力過大容易伴隨頸肩僵痛等症狀,這是因上半身肌肉長時間處於過緊狀態,難以放鬆所致,同時也影響人體的消化內分泌系統。
陳欣如表示,過度製造壓力荷爾蒙對於人體就是毒素,壓力毒殘留體內的是有害的,首當其衝的就是胃腸系統,長時間處在壓力與精神緊張的狀況,容易造成氣滯血瘀、肝氣鬱結。中醫處理的方式就是疏肝行氣、活血化瘀,症狀嚴重時則要芳香開竅,鎮靜安神。
大腸激躁症在飲食方面,對於過敏食物如牛奶、花生等盡量不食或少食用;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選擇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品,少飲含糖碳酸飲料。平常飲食可加強攝取食物纖維,通常穀類、豆類、水果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纖維也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防止大便堅硬。
陳欣如表示,大部分腸躁症患者屬於受涼易腹瀉類型,應避免食用西瓜、冷飲等寒性食物。中藥治療以健脾益氣的山藥、扁豆、蓮子、紅棗滋腸健脾,止腹瀉為主,還有枳實、香附、白朮、藿香,去除體內溼氣,維護腸胃道健康。
當腸子活動力降低時,會發生腹痛與便祕,這類病人可用具補血滋養作用的當歸、何首烏來幫助排泄,切記不可隨意使用軟便劑以免破壞腸胃蠕動功能。
陳欣如針對大腸激躁症、腹瀉等腸胃虛弱患者設計3種茶飲,以緩解不適症狀:
1.腸胃虛弱的患者可試試「補氣健脾茶」
材料:西洋參3錢、白芍3錢、甘草2錢。做法:先將所有材料用水洗淨,藥材放入保溫瓶中,沖入1000c.c.熱水即可飲用。上、下午各飲用500c.c.。
2.壓力伴隨溼重型的患者可使用「疏肝解鬱茶」
材料:藿香3錢、陳皮3錢,薄荷1錢,可加適量冰糖調味。做法:藿香、陳皮、薄荷以藥袋包裝,一起放入保溫瓶中,加入1000c.c.熱水即可飲用。
3.容易便祕則可使用「養血順腸茶」
材料:當歸3錢、何首烏2錢、香附2錢。做法:將藥材剪成小塊,放入保溫瓶中加入1000c.c.熱水即可喝,分上、下午各喝5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