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海域近期能見度低,引發潛水界熱議。有潛水教練表示,近2個月開始,墾丁海域能見度大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核三完全退場後,正在進行光電工程,傳出恐釀墾丁南灣海域嚴重生態危機,海水混濁,且有大量泥沙覆蓋珊瑚。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昨天說「國在山河破」,他表達堅決反對。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為維持周邊生態、進行能源轉型,勢必進行造林整治工程並建置綠能設施。
立委:光電世紀大騙局
蘇清泉說,核三土地面積500多公頃,核三的1號、2號機占100公頃,剩400公頃本可規畫6個機組,若延役20年,新式核能反應爐可同時蓋,並不衝突。他批「光電詐騙集團」,正在打空地主意,除蓋滯洪池外,反應爐下的斜坡到出水口也在大興土木。
蘇清泉表示,前陣子受楊柳颱風、豪雨等沖刷,出海口都是黃泥土,潛水協會探勘後,發現珊瑚上全是黃土,比白化症嚴重,恐釀珊瑚死亡,水下能見度也惡化。他要查,核三廠裡的光電是外面的廠商蓋的?還是台電自己蓋的?他認為可能是委外。
蘇清泉說,光電、風車全部是世紀大騙局,「我們堅決反對,為了下一代,為了山河」,否則是「國在山河破」。
鍾佳濱表示,核三廠已正式進入除役階段,有4大面向需要注意,分別是環境恢復、保全維護、居民權益、能源轉型,才能兼顧用電需求及鄉親權益。
鍾佳濱指出,為了維持核三廠周邊生態及能源轉型目標,勢必進行造林整治工程及綠能設施的建置,而在施作的過程中受到連日豪雨影響,導致土石沖刷影響海水品質,呼籲施作單位務必注意周邊生態保育,絕不能造成環境負擔,才符合環保轉型的目標,目前墾管處也已經函請縣政府進行查察,期盼盡速釐清肇因,才能從源頭阻絕汙染。
台電:將強化場域水保
針對近期民眾關注恆春海域出現泥沙,台電出動空拍機及水下攝影確認現場狀況,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也赴現場勘查,並與縣府及當地潛水業者研討可能原因。
台電表示,當地6至8月雨量已超過去年整年雨量,連日豪大雨沖刷導致泥沙入海,幾乎恆春半島海域都有觀察到泥沙,尤以枋山、楓港至車城海口為甚,核三排水難以造成如此長距離之廣大海域的泥沙,海域出現泥沙應受多重因素影響,但台電後續仍將強化相關場域水保措施及排水管控。
此外,台電公司9年多前推動陸上風力發電第5期計畫,選址彰化彰濱工業區、嘉義縣布袋港等建置風力機組,布袋港部分已通過環評、順利招標,地方卻持續反彈,台電再生能源處近期與得標廠商終止合約;風電喊停消息傳出,在地里長終於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