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藍筱琦
文/藍筱琦
暑假的最後一周,我和一群曾在荷蘭海牙英國學校共事的老師們,計畫在各自從家庭旅遊回來後,開學前再衝一波三天兩夜,七個女生的巴黎小旅行。
我們這群之中有一位西班牙文老師、有一位英文老師、有一位荷蘭文老師、有一位法文老師、有一位德文老師、還有擔任中文老師的我,分別來自荷蘭、德國、法國、英國、台灣、哥斯大黎加。年齡從三十三歲到六十三歲,感情狀態也很多元,有單身、有已婚、有離婚、有再婚,每一個人都處在人生不同階段。
我們的生命在這幾年共事的時間裡交錯,這樣的組合,到底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還是火藥呢?因為我們大都是離開自己原生國家的環境,每個人對文化差異的認知都特別深刻,再加上這些年共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學校環境裡教書,面對來自世界各地背景迥異的學生與家長們,非常的清楚「差異」,也親身經歷過許多的情境,我們真的有練過。
當你明白了差異巨大的存在著,當你明白了不同是正常的,當你明白群體的組成還是有某種程度的同質性,反而覺得這樣的同質性,特別珍貴。
這樣的同事群在辦公室外,同質性到底在哪裡呢?國籍、語言、文化不同的我們,因異國生活經驗積累,共同擁有的第三文化經驗,反倒成了屬於我們這群人的默契。我們在異地生活、在多語環境中工作,這些相似的經歷成就了我們之間的理解與連結。
相互尊重但又同時做自己,我懂得你的不同意,你了解我的堅持;因為是語文老師,又是一群女生,我們醒著的時間就是不停的說話!白天,邊走邊聊;晚上吃飯時,話題更是豐富,文學電影、車子房子、長輩晚輩、美妝不妝、城市鄉村、國界政治,天南地北……什麼話題都有,什麼都可以聊。
是的,真的很吵,同時有兩、三組話題進行,大家輪番發言,毫無保留的表達意見。說話風格直率但不冒犯,幽默感十足,笑聲不斷,好幾次都笑到流淚!用畫面來形容,我們就是在火車上會令人側目的一群,哈!
最有趣的是,累翻了的兩萬步巴黎之旅後,大家每天晚上最重要的行程竟然是打開Duolingo(語言學習應用程式)認真做功課。即使已經能說多國語言,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地學習、挑戰自己,對語言的熱愛與對學習的執著,也是這群朋友的共通點。
這趟巴黎行,不只是一次短暫的周末假期,更是一次靈魂的滋養。
我們七個人當中,有三位已經不在同一個學校工作了,我們約定好,每次散會前要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細節再敲,這次我們已經約好兩個月後的再聚!歲月不等人,友情亦須經營。在人生路上能遇見這樣一群來自世界各地,懂你也陪你的朋友,是一種奢侈的幸福。且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