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書生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指田螺在缺水的寒冷冬天時,可以含著少量的水分,將身體縮入厚實的殼中,度過寒冬。引申為一個人在逆境中,必須堅持永不放棄的信念,等待時機來臨。
田螺是很聰明的生物,在田水快乾枯時,懂得預先留住水分,然後將自己埋在空氣稀少、沒有陽光的爛泥巴裡,就靠那一口水度過寒冬,保持著體力,等春天降下雨水後才鑽出來。
「田螺含水過冬」的景象,在今日社會中已十分罕見。在早期台灣鄉下的溝渠內,經常可以看到田螺的蹤跡,現在因為農地縮減與化學藥劑的普遍使用,已愈來愈少見了。
雜食性的田螺,喜歡棲息於冬暖夏涼、底質鬆軟、水質清澈且沒有汙染的水域中,靠攝食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或是水生植物的幼嫩莖葉維生。
淡水螺屬於腹足類,是生活在淡水的軟體動物,最適宜生長在湖泊、沼澤、水田、池塘、河川、溪流、溝渠、瀑布等水會流動的環境中。台灣共有超過三十七種以上,並且隨著新物種的發現逐漸增加中。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淡水腹足類可以作為水質生物指標,藉由其分布的種類及數量,得知水源的汙染程度,用來輔助原本以水生昆蟲所建立的指標資料。淡水螺由於種類差異,對於水汙染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藉著不同淡水螺的分布調查,可以成為重要的生物指標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