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春
古人云:「君子遠庖廚也。」我認真奉行數十年,纖纖十指不沾陽春水。
自職場退休後,連健康也一併下課了,健檢上怵目驚心的紅字,比當年數學考卷的滿江紅還叫人心傷,這跟了我五十多年的臭皮囊終於群起抗議了。無事一身輕的我,如今時間最多,有時間就可以上菜市場進廚房料理餐食,好好伺候我這不太健康的身體。
清晨,將浸泡一晚的黃豆放入調理機內,加入黑芝麻及綜合堅果,轟轟轟的運轉聲中,濃郁的豆香味漸漸飄散在微涼的空氣中;烤箱裡躺著兩條地瓜,慢慢烤出蜜香味;兩顆白煮蛋,再洗上一碟我最愛的櫻桃,營養滿分的均衡早餐,喚醒沉睡一晚的味蕾。
推著菜籃車轉進傳統市場,現剝玉米筍鮮甜可口、翠綠色的櫛瓜鮮嫩出汁,再配上幾朵秀珍菇與香菇,就是一盤配色十足的炒時蔬;菜架上寫著大字「爆甜大禹嶺高麗菜」,做一道香菇紅蘿蔔清炒高麗菜,肯定美味;手工豆腐攤上的老闆吆喝著:「豆包早上現做的,蛋白質超高啦!」乾煎豆包沾點薑末柚子醋,一定好吃。
下一攤賣水果的大姐吆喝:「這是松鼠試吃過保證甜的海梨柑,三斤一百元不買可惜了。」果皮黑黑的,蒂頭的葉子很新鮮,當然要買。一邊逛菜市場看季節時蔬,一邊構思晚餐菜色已是日常,每每被市場小販的樂天知命與草根性感動,菜市場行銷學真的很有料。
年輕為了升遷打拚,而今為了一日吃食精心擺弄,都是為了將日子過好,民以食為天嘛,一天當二次皇帝即可,我可是168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