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食安、健康 中元普度兼顧平安

陳玲芳 |2025.09.02
10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元普度是台灣重要傳統,但祭品琳瑯滿目,從三牲、零食到甜點飲料,往往讓人一時失控,甚至引發健康危機。專家提醒,想在普度兼顧信仰與健康,關鍵不在嘴饞,而是大腦與環境共同作用;同時更要留意食物保存與分量控制,才能避免「普度變普肚」。

新竹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食物的香氣與外觀會觸發大腦的「食欲反應」,讓人不自覺進食過量。肥胖者尤其對高熱量食物反應強烈,但實際進食時卻因多巴胺反應減弱,快感不如預期,反而更容易重複進食,陷入「大腦獎勵陷阱」。

要避開這種陷阱,魏士航建議四招策略:一是採購前列清單,避免衝動買零食;二是挑選較健康的供品,如無糖茶、海苔、水煮罐頭等;三是有意識調整分量,祭後若要吃零食,正餐應減量並依「水、肉、菜、飯、果」順序進食,幫助控制血糖;四是飯後安排散步或家務,協助消耗熱量。

除避免大腦陷阱,食品安全更不可忽視。恩主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文琦提醒,夏季高溫潮溼,拜拜後若食物在室溫放置超過三小時,恐孳生細菌,導致腸胃炎。她建議易腐食物應立即冷藏,熟食再吃要加熱滾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