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於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2成,失智症防治與照護成為急迫議題。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游翔淄提醒,及早辨識失智徵兆,掌握治療契機,能延緩病程、減輕家庭負擔。
衛福部調查顯示,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約7.99%,相當於每100人中有8人可能受影響。隨年齡增加,風險倍增,女性患者比例更高。游翔淄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占比過半,其次為血管型及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病程常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相關。
「失智症並非單純健忘,而是大腦退化所致。」游翔淄解釋,正常老化是「提醒後能想起」,失智症患者則「連提醒也無法回憶」。他提醒,若長輩出現短期記憶喪失、反覆行為或語言、情緒突變,甚至無法處理原本熟悉的工作,都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