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身影】王陽明:心學巨擘的傳奇

文/胡鵬年 |2025.08.21
52觀看次
字級

文/胡鵬年

王陽明,名守仁,寧波人,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諸多軼事流傳至今,盡顯其非凡智慧與獨特人格魅力。



格竹尋理:

少年志存高遠

王陽明自幼聰慧好學。少年時期痴迷於朱熹「格物致知」之學,一心想要探尋天地間的道理。當時,他家後院有一片翠綠的竹林,竹身挺拔修長。王陽明心想,竹子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必定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於是他獨自來到竹林前席地而坐,兩眼緊緊盯著竹子,全神貫注地開始「格竹」。

他日夜苦思,一心想要從竹子的形態、紋理、生長規律中,找出那隱藏的「理」。然而,一連七天過去,他不僅沒有「格」出什麼道理,反而因過度飢餓疲倦暈倒在地。這次格竹的經歷雖然失敗,卻也展現出他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為日後創立「心學」埋下思想的種苗。



龍場悟道:

絕境中智慧的綻放

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驛擔任驛丞。龍場地處偏遠且環境惡劣、瘴癘橫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但他並未屈服,帶著幾名隨從在荒山野嶺中搭建茅屋、開墾荒地,自給自足。

在龍場的日子,王陽明反思自己過往的經歷和學術思想,並意識到,朱熹「格物致知」之學在現實中遇到的諸多困境,無法真正解決人生的困惑和痛苦。於是,他開始深入思考「心」與「理」的關係,經過長久思考,終於頓悟:「心即理也!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學自此正式誕生。

他開始在龍場講學,傳播心學思想,龍場也因此成為心學的重要發源地。



平定叛亂:

智勇雙全的軍事奇才

王陽明不僅是思想家,還是傑出的軍事家。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東南半壁江山陷入動盪。當時,他正奉命前往福建平定盜賊,得知寧王叛亂的消息後,決定親自前去平定叛亂。

王陽明深知叛軍勢力強大,只能智取。於是,他先散布假消息,說朝廷已調集大軍前來圍剿,各路兵馬即將合圍南昌,動搖叛軍軍心;接著,利用寧王率軍離開南昌的機會,迅速出兵攻占南昌城,切斷叛軍後路。嗣後在鄱陽湖決戰,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整戰術,火攻戰船,致叛軍隊伍大亂。

經過一番激戰,王陽明擊潰叛軍,生擒寧王朱宸濠。憑藉著卓越的智慧,在短短三十五天內平定叛亂,展現智勇雙全的軍事才能。



講學育人:

闡揚心學思想

王陽明致力於講學育人,且授課風格生動活潑,不拘泥於形式,經常結合生活實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心學思想。

有一次,學生問王陽明:「如何才能做到靜心?」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學生們去到郊外的稻田,指著稻稈說:「你們看,這些稻稈在風中搖曳,看似飄盪不定,但根卻牢牢埋在土裡。我們內心就像這稻稈般,雖然外界會有各種干擾和誘惑,但只要內心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保持寧靜安定。」令學生們恍然大悟。

王陽明奉獻一生闡揚心學,他的思想,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歷史的長河,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文史資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