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畔
曾經,我經歷過一段短暫的職涯空窗期,在家當了半年全職媽媽。那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家庭的重要,也意識到:我更適合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尋求平衡。
重返職場後,白天要工作,下班後則要面對孩子的情緒與需求、做不完的家務,以及無止盡的待辦事項。即使有另一半分擔,生活仍有永遠清不完的清單。我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貪心,想要什麼都顧到,又什麼都沒做好。幸好,我遇見了三本書,它們陪我走過當職業媽媽的掙扎,也讓我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一本是《如何過你想要的生活?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人生整合課》。書中不是談育兒或職場,而是從「整合人生」的角度,讓我重新思考:家庭與工作不需要對立。當我以「這件事能否支持家庭整體幸福」來判斷工作選擇,就比較不會陷入「為了事業犧牲家庭」或「為了小孩放棄自己」的內心拉扯。原來,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要完整,我也不能被犧牲。
第二本是《聰明媽媽,富媽媽》,談的是婦女的理財與經濟選擇。作者強調媽媽要有自己的經濟能力,不只是保障自己,也是為了家庭的長遠穩定。書中提到,有些媽媽離職是因為薪資與保母費相抵,但如果長期持續工作,收入與經驗是會成長的。我開始思考,育兒與理財其實不是對立,而是可以並存的兩條路。
第三本書是《挺身而進》。這是一本談女性在職場中成長的書,作者曾任職於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她提到,女性往往在展現企圖心時被貼上「野心太大」的標籤,或在婚育與升遷之間陷入兩難。這本書讓我不再為自己的理想感到羞愧,也提醒我:當女性願意挺身而出,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給下一代看到更多可能。
三本書,沒有給我育兒SOP,卻提供了重新看待家庭與工作的方式。它們讓我從掙扎與愧疚,走向理解與堅定;從追求完美,走向完整地與家庭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