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
仙崖義梵禪師(一七五○至一八三七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位臨濟宗古月派僧人、畫家與書法家。出生在日本岐阜縣關市的一戶農家,十一歲剃度,四十歲成為聖福寺的住持,近五十歲才開始畫畫,他以詼諧獨特的禪宗繪畫聞名於世,作品活潑、靈動,讓人看了如清風拂過,化解熱惱,獲得清涼。
佛光山佛光出版社曾出版由日人石村善右收錄一百則仙岸禪師的言行故事,輯成《仙岸禪師軼事》(譯者:周淨儀)一書,內容多為他與信眾之間的對答,幽默笑談間流露機峰,讀來讓人會心一笑,卻又饒富生活哲理,啟人省思。今舉一則饗之。
「老和尚,大事不好囉!」打掃庭院的男子緊張兮兮,跑到戒律森嚴的禪堂,向住持仙崖禪師報告。
「到底發生什麼事?看你那麼緊張!」
「是這樣,我剛剛在掃庭院時,從本堂下竟掃出一大堆魚骨頭。喏!您看,不知道誰偷吃的?」
「哈!我以為發生什麼大事。」
「真的,不騙您,老和尚,您看怎麼辦?」
「現在的年輕和尚太浪費了,想當年我們年輕時,連魚骨頭都不剩,不做暴殄天物的事……」
不是老和尚護短,只是真相未查明前,是貓狗?還是人?人若偷食,該不會笨到留下那麼多殘渣。
小事一樁,卻令人深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過,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所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都是犯妄語戒,我們平日裡行事,會不會這般輕易對人直下「判決書」,論斷人、事、是非善惡呢?
老和尚自辱似的比喻,實為提醒凡事未明前,切勿妄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