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音
多年老友說:「上次有件喜歡的衣服,覺得貴,所以沒買。但最後決定不買的真正原因是,老闆娘態度不好,詢問價錢後,當下沒決定購買,態度便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立即換張臉。」「沒有買是對的,我最討厭這種人。」聽完老友的話,我表示贊同。
有次去安親班接女兒下課,她被鄰棟大樓舉辦的市集活動吸引,拉我前往一個手作DIY攤位。女兒一靠近就問:「這是什麼?」販售小姐馬上起身親自示範,為女兒解說。「那這個呢?」女兒看到鄰排商品又問。「這是油畫,材料包裡附彩色顏料和畫筆。」小姐又接著為女兒介紹。
女兒又拿起鑽石畫研究,這次不等女兒開口,小姐就先主動教導她如何操作、黏貼。聽完解說頗有興趣的女兒放下手上拿的,望向一旁尺寸較大的說:「我覺得大一點的比較好。」小姐聽到後,笑咪咪地對她說:「要確認你是否有辦法完成,不是大的就比較好喔。」
後來,我告訴女兒,先回車上拿錢包,待會兒再來。返回攤位時,小姐一見我們便微笑以對,默默等待猶豫不決的女兒挑選中意圖案,沒絲毫不悅。結帳時,更是拿出幾個不同印花的不織布提袋讓女兒選擇,額外贈送。
返家後,我對外子說:「很少看到如此真誠對待孩子的生意人,不因對象是孩子就任意對待,實屬不易。」面對這般認真看待自身工作,又誠心待客的人,我實在難以拒絕,不由得心甘情願地掏出荷包。
同是買賣,相較之下,天差地遠。後來老友也說,換作以前就真的不想跟態度不好的老闆娘買了,但現在會覺得得到想要的就好(自己的課題),對方耍脾氣那是她個人問題(他人的課題)。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抱持這種心態也不錯,老友果然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做到課題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