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夷
世間萬象皆有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處處牽絆,處處難安。人生如一道湍流,有時湍急難渡、有時波平如鏡,無論逆流或順流,我們總身處其中,隨世事變化載沉載浮。
但是,佛陀卻能在苦海中安然微笑,花一朵,心一笑,世間因而不同。
世人常問:「世間充滿苦,佛陀為何依舊安樂自在?」答案並不在世間沒有苦,而是在佛陀有足夠的理解與慈悲,足夠的平靜與力量,足以穿越苦,轉化苦,甚至由苦中開出蓮花。
由此我們明白:「苦是世間常態,樂卻由心轉化而生。」若我們有足夠勇氣與洞見,能直視苦,安住其中,我們便能用溫柔與空明的心,化解人生種種難關。
佛陀的微笑,傳達出安定與自在:「世間有苦,但是有路;有路,就有解。」
若我們能培養出一顆慈悲與理解的心,則處處皆能化阻為徑,化悲為喜。換言之:「若能如佛陀般以慈悲、包容與理解安住當下,一切必能否極泰來。」
人生有起有伏,世事無常,但是有了真心與慧眼,我們可以安然地穿越,直達心中的自在與光明。
有時,我們難免抱怨:「為什麼人生如此辛苦?為什麼有愛而不得,有夢而難圓?」我們沉溺其中,無法自拔,甚至充滿怨懟與無力。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眼光觀看:若能如佛陀般安住當下、洞悉世事變化,我們是不是也能由苦中找到路?是不是可以用安定與溫柔安慰自己與他人?是不是可以用洞徹世間的慧眼,看穿表象後的真相,然後由此獲得解脫與自在?
若我們能學會如此,我們是不是也能用自己的心力,化解人生難關,安住當下,自在地活出真我?
有時,當內心不平靜,受諸多苦惱束縛時,我喜歡在佛前參拜,看佛陀嘴角那抹笑意,臉上那慈悲的眉眼。如此觀看,我的心便能慢慢平穩下來,彷彿佛陀正以溫柔與安定滋潤我的心田,賦予我勇氣與力量,去面對人生下一步的挑戰。
我們不必再恐懼變化,因為我們有足夠勇氣與安定,足以安慰自己、溫暖他人,足以用愛與空慧培育出的心,安住每一刻、綻放每一刻。
世間變化無常,人生苦樂參半,若我們能以佛陀般的胸懷與眼光觀看世間,我們便能安住其中,洞悉其中真義,然後由此解開自己的心結,滋生勇氣與希望。
換言之,我們不再把苦視為負累,而是視它為人生必經的歷練;我們也不再把樂視為必須緊緊抓住的依賴,因為我們知道:「緣起緣滅,一如流水,無有常住。」
於是,我們可以自在地與世間共處,安然地度過人生每一道關卡,直達解脫與圓滿。
總而言之,世間萬法皆是我們培育慈悲與慧力的教材。而佛陀一笑,揭示出的,恰是我們可以依此轉苦為樂、化障為路的真理。若我們能依此而行,一如佛陀般安住當下,必能否極泰來,花開處處,處處是蓮。
有了此番洞見,心中有光,足以溫暖自己與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