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5日撰文指出,賴清德政府一連串失策,從未能在川普當選時立即嘗試致電,到廢核電、堅持過境紐約及對美政策聽從「全球主義左派」的蕭美琴,導致台灣與美國總統川普漸行漸遠。
惠頓曾於第2任布希政府和第1任川普政府擔任國務院資深顧問;他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撰文,指台灣過去過度親近拜登政府,疏遠了會提供台灣實質幫助的共和黨員,並對前駐美代表、現任副總統蕭美琴駐美時期的表現,提出質疑。
惠頓形容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美國紐約遭拒是「羞辱性的」,台灣政府私下責怪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及沒有在8月1日前與台灣達成貿易協議,是因為川普想和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不過,惠頓表示,川普政府官員指出,只要賴清德同意只過境達拉斯,川普就會核准。
惠頓批評蕭美琴駐美期間與左派走得太近,很容易被認定是屬於討厭川普和川普政策的圈子,並認為蕭美琴對拜登政府的態度,疏遠了在軍售等方面願提供台灣實質幫助的共和黨人。
惠頓也特別提到,賴政府日前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兼執行長威爾遜(Damon Wilson),該基金會與川普不合,川普曾試圖廢除這個由政府資助的基金會,但賴政府仍公開高調接見威爾遜,這是否明智?
惠頓說,我駐美代表處自5月起以每月6萬美元僱用親川普的遊說公司為台灣做戰略倡議,他認為此舉可能造成反效果。他說,台灣如今看到新右派在美國政治崛起,才施捨一點錢給與川普友好的遊說團,而且巴拉德合作夥伴公司恐怕早已不受川普的盟友或官員歡迎。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昨表示,我駐處與華府公關公司合作是基於專業評估和實際需要,符合國際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