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賴清德總統昨在凱達格蘭論壇開幕式以英文發表演說,稱今年論壇聚焦的印太區域安全、民主陣營的全社會防衛策略及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的戰略整合,與台灣國家發展方向緊密相連;他提到剛結束的漢光演習,以及持續推動的國防改革,稱明年國防預算將達GDP 3%以上,提升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賴總統指出,過去一年的國際局勢動盪,俄烏戰爭不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大陸在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威權主義擴張下,民主國家要團結一致捍衛民主自由價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要津,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
強生籲歐美 不要屈從北京
今年度漢光演習甫落幕,賴總統說,除了擴大民眾參與,也透過軍民協力驗證對極端情境的應變能力;此外,台灣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且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GDP 3%以上的目標,以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英國前首相強生昨在凱達格蘭論壇發表演說,他談到北京不滿現狀,不排除動武來消除華人世界的民主,實現統一;面對台灣恐遭侵略併吞,他也喊話英、美和歐洲國家,不要閃躲,不要屈從北京,就跟台灣站在一起。
在會見賴總統時,強生表示,現在是至關重要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大陸霸凌台灣毫無正當性,台灣是自由和平的社會,不應受恫嚇;值此艱困緊張時刻,所有西方國家都應加強與台灣的經濟和政治關係,而非在他國壓力下疏遠台灣。
強生稱台灣是一個擁有2400萬人民的華人國家,人們享有自由,也有強烈的台灣認同,多數人忌憚於中國大陸的敏感性,不想要立刻宣布自己是主權獨立於北京之外的國家,台灣人追求的是捍衛現狀、民選政府與自由。面對台海爭端,強生說,全世界支持兩岸和平對話;當中國加強打壓台灣,所有西方世界應勇敢面對,不要屈從北京。
漢光演習結束,國防部宣示要再強化後備部隊的訓練及裝備,不過監察院先前才因義務役教召缺裝備問題,通過糾正軍方;審計部公布總決算報告也指出,截至去年9月初,國軍3類守備部隊裝備編現比僅達7成,在工兵、通信、觀測、衛勤等4類專業裝備,整體編現比平均不到6成。
後備部隊裝備 平均缺編3成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提醒,後備部隊裝備平均缺編達3成,4類裝備缺編超過4成的現況,將會延遲後備部隊形成戰力的時間,降低其執行任務的能力。他並強調,就算裝備補充獲得改善,但是通信、觀測及工兵類裝備中,可能多數與現役部隊存在明顯的世代差距。這不僅影響後備部隊的戰力,也會影響與主戰部隊進行戰術協調的效率。
國防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指出,軍方應思考效法美軍國民兵的做法,讓後備與第一線部隊同步接收新式武器裝備,才能有效強化戰力。